•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澳門交通治理的五大關鍵



高冠鵬(左)與古永強

    澳門交通治理的五大關鍵



    今年是新一屆特區政府的開局之年。隨着旅遊業全面復甦及城市建設需求日益迫切,特區正處於交通治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同時也到了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的臨界點。以下五大關鍵將決定未來交通發展的方向。

    第一,《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二○二一至二○三○)》執行將半,需盡快展開中期檢討。政府應全面評估該規劃執行成效,基於科學數據,正視私家車增長與道路承載力之間的矛盾,並客觀評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策略,才能為未來五年的交通政策提供精準調整方向。

    第二,應加快推進“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的公交發展策略。當前巴士系統存在線路重疊、資源錯配等結構性問題,既浪費資源,又影響服務質量。政府可充分利用電子支付記錄和巴士定位等大數據分析工具,全面審視巴士網絡的合理性,整合優化重複率高的路線。同時,加速推進輕軌半島線的規劃工作,透過與社區充分溝通,凝聚最大共識,為澳門打造高效的軌道交通。

    第三,網約車議題亟需提上日程。針對居民和旅客反映強烈的“叫車難”問題,應借鑑各地成功經驗,建立符合澳門實際情況的網約車管理制度。可參考內地的“三證制”(平台許可證+駕駛員資格證+車輛許可證)監管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要在開放市場競爭與保障從業者權益之間取得平衡,促進新業態健康發展,切實滿足居民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第四,需更加細緻地規劃以提升步行環境。步行是市民最常用的出行方式,步行系統的完善直接關乎生活品質。在興建空中走廊和行人天橋的同時,亦需重視步行環境,如人行道擴寬、增設遮蔭等細節。在旅遊區推行“時段性步行區”也值得推廣,既能提升旅客體驗,又能為城市創造更宜居的公共空間。

    第五,道路工程協調機制的改革刻不容緩。長期“遍地開花”的施工已嚴重影響出行。儘管行政長官已批示成立“優化道路工程協調工作組”,由運輸工務司司長統籌協作,但要確保此機制奏效,需建立透明的流程,強制相關單位同步施工,並推動“共同管道”的長遠規劃。同時,應根據工程規模分級制訂交通影響評估標準和交通維持方案,利用交通仿真技術預測工程影響,確保行人安全及公共運輸的路權優先。

    站在第六屆政府的起點上,必須清醒認識到,零敲碎打的修補已無法滿足發展的需要。政府需展現改革的堅定決心,重構交通治理體系,將科技與變革有機結合,以改善民生,提升城市競爭力,打造匹配“宜居宜行城市”和“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定位的現代交通體系。



    澳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系副教授    高冠鵬



    國際物流與運輸學會(澳門分會)監事長    古永強



50

鮮花
95

握手
38

雷人
17

路過
2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