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海角片羽)谷葦筆下的鵬翥先生

谷葦筆下的鵬翥先生



    在上海圖書館翻查舊報上的資料,偶然發現一篇題為《喜讀〈濠江文譚〉》的文章,刊於一九九五年七月二十日《解放日報》副刊“朝花”版。《濠江文譚》不正是鵬翥先生的大著嗎?真可謂意外的收穫!該文三十年前刊出之時,澳門還在異邦管治下,與內地的交流交往尚不普遍,當然也不曾進口那份報紙,讀過的人想必極少,值得在此分享其中內容。

    作者谷葦在文章起首,描寫收到《澳門日報》總編輯李鵬翥寄贈的新書:“啓功題的簽,王禎寶任封面設計。封面似作重彩花卉,綠葉紅荷,滿眼生機。任‘責任編輯’者,陳浩星兄也。”看來,其時他對澳門文化界已不陌生。文中也交代,他與鵬翥先生神交多年,直到一九八三年去香港,經中國新聞社同仁梁玉驥安排,到澳門遊歷時造訪澳門日報社領導,才與李成俊、張陽一起見面相識,過後鵬翥先生陪同飲茶、參觀、逛書店,盛情可感。隨後稱道:“從他熟悉地介紹解說澳門的文化歷史、古跡文物,以及評論當時中國文學創作的種種趨勢,關切海上書畫藝壇時人與近事,深感他的視野之闊、見聞之多與交遊之廣,是令人欽佩的。”這並非虛誇或謬讚,而是道出與鵬翥先生相識者的共同印象和切身感受,自然也包括我這樣的小字輩。

    谷葦的文章提到:“鵬翥兄與朋友交,殊重情誼。《濠江文譚》新著中屢屢涉及之海上名宿、藝林前輩如鄭逸梅、王西彥、峻青、蔣星煜、謝稚柳、程十髮、錢君匋諸先生,除了各有專文記述以外,每於通訊之際往往懷念甚殷。至於對巴金、施蟄存、柯靈、王辛笛、蘇淵雷、錢谷融諸老尤為敬重。”還舉出實例:鵬翥先生年前赴滬公幹,來去匆匆,猶不忘登門拜望這些文化耆英;因時間有限或聯繫不上而未能面傾積愫者,亦必託友好面致敬意。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的事情,鵬翥先生傾力於澳門與內地文化界的交流,是擔當着先驅的角色,對促進本地文學及文化融入國家主流之功莫大焉!

    該文還指出,鵬翥先生不僅是文學、新聞的行家,對中外藝術也研究有素,像書中的《郭士的美的世界》、《啓功教授師筆不師刀》、《嶺南畫派大師黎雄才》、《茗屋書印才氣縱橫》和《徐雲叔書印氣象萬千》等篇,“都顯示了他對藝術家的深刻了解與他的藝術鑒賞水平。唯其‘獨具隻眼’,才能發表獨到的藝術見解”。這個評價準確貼切,絕非溢美之詞。

    對於作者谷葦,我略有所知:他本姓陸,一九五三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學系,先是當《解放日報》記者長達二十年,又在上海人民出版社文藝理論編輯室、《上海文學》月刊任編輯,後調中國新聞社上海分社幹回老本行。我在本科階段上新聞採訪課時,他應任課教師之邀來講過課。那時他剛巧採寫過一位日本俳句大師,講到記者最好各種知識都懂些時,便詳述俳句這一日本特有的古詩樣式,以致我後來看到其大名就想起“俳句”。這位老學長比鵬翥先生年長一歲,四年前也過世了。二老若在天堂相聚,也會談文論藝,興味無窮吧。



    賀越明



50

鮮花
24

握手
75

雷人
98

路過
3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