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瀋陽清明緬懷先烈



“清明時節憶忠魂 抗戰精神永傳承——二○二五年清明節主題銘記活動”四日在瀋陽“九 · 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 (中新社)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四日參加清明祭儀式(中新社)

    瀋陽清明緬懷先烈



    【本報綜合報道】據中新社瀋陽四日消息:“清明時節憶忠魂   抗戰精神永傳承——二○二五年清明節主題銘記活動”四日在瀋陽“九 · 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社會各界代表二百餘人出席活動,共同緬懷先烈。



    當天上午,在瀋陽“九 · 一八”歷史博物館殘歷碑廣場前,人們整齊佇立,氣氛莊嚴肅穆。十時,參加活動的全體人員齊聲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並面向殘歷碑默哀、獻花,向英烈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瀋陽“九 · 一八”歷史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清明節承載着對先人的追思,宛如一條精神紐帶,緊密連接着先輩與當下的生活,延續着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血脈。

    銘記歷史傳承精神

    活動中,人們拿起筆在現場簽下自己的名字並寫下想說的話,這些簽名和話語也成為此次活動中眾人銘記歷史、傳承精神的特殊見證。隨後,社會各界代表在殘歷碑前以合唱、朗誦等形式表達對英烈的敬仰與哀思。當《松花江上》的旋律緩緩響起,熟悉的曲調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

    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學生張子昂說,站在殘歷碑前,內心充滿了崇敬。老師告訴他們對先烈最好的紀念就是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的接班人。

    瀋陽“九 · 一八”歷史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說,這場沉浸式的紀念活動,讓歷史的迴響與現實的感悟交織在一起。當英雄的故事遇見青春的誓言,人們看到的不僅是對過去的緬懷,更是對未來的期許。希望以此讓更多人走進歷史、銘記歷史,從英烈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

    寧舉行清明祭儀式

    另據中新社南京消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清明祭儀式四日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俗稱“哭牆”)前舉行。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青少年學生、國際留學生等手持菊花肅立,祭奠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只要身體允許,我每年都來。”在家人的攙扶下,年逾九旬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夏淑琴走到“哭牆”前,凝視着牆上七位家人的姓名,眼中含淚。一九三七年冬,夏淑琴一家九口人中的七口人被日軍殘忍殺害。當時只有八歲的夏淑琴和她四歲的妹妹夏淑芸僥幸活下來。夏淑琴被日本兵用刺刀刺中,至今身上留有傷疤。

    二○二五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八十八周年。目前,健在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平均年齡超過九十歲,倖存者後人們肩負起傳承家族記憶、傳播歷史真相的重任。

    清明祭儀式末尾,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遺屬代表將寫給遇難親人的信投入時光信箱,寄託哀思,祈願和平。



50

鮮花
19

握手
98

雷人
9

路過
3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