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之城 近日舉行的二○二五中關村論壇年會發佈了《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二○二五年)》,顯示當前中國共有獨角獸企業四百○九家,佔全球獨角獸企業數量的近三成。其中,北京市獨角獸企業一百一十五家、總估值五千九百四十九億美元,數量和估值連續多年居全國第一、世界前三。 “獨角獸企業”這一概念由美國著名投資人艾琳 · 李首創,專指那些成立不超十年、未上市,估值卻飆升至十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它們恰似神話中的獨角獸,稀有而珍貴,憑藉獨特的商業模式與強大的創新能力,在新經濟浪潮中引領風騷,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 如果說獨角獸企業是每個行業的蛟龍,那北京就是一片不斷孕育蛟龍的大海。全球首個能夠模擬人類手操作手機電腦的自主智能體在這裡出現,首款連續發射成功的液氧甲烷火箭在這裡研發,首顆RISC-V邊緣計算芯片在這裡誕生…… 北京何以成為“獨角獸第一城”?首先,北京擁有豐富的科研資源和人才優勢,全國重點實驗室七十七家,佔全國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從實驗室跑出“獨角獸”的故事不斷上演。其次,北京長期培育科創生態雨林,不斷鍛造要素完整的產業鏈條,形成自我衍生的創新群落。人才、成果、資本天然向創新策源地聚集,使這座城市始終充滿創新活力,在科創浪潮中昂立潮頭,先人一步。 雨 人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