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一 ![]() ⬆圖二 ![]() ➡圖三 糖尿病患者的平衡訓練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源於異常的胰島素產生和或胰島素周圍作用減弱,令血糖值異於正常水平。糖尿病還會發展出其他疾病,例如:心血管(中風、高血壓)、腎臟、眼睛和神經系統有高度的相關性,嚴重損害心臟和血管系統,被 美國列為第七大死因之一。 第一型糖尿病:通常由自身免疫反應引起,指身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錯誤地破壞了胰臟中產生胰島素的細胞,此類型約佔所有確診糖尿病病例的百分之五至十。 第二型糖尿病:佔確診糖尿病病例中的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五,主要危險因子與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有關,而主要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家族史、種族、肥胖、高量酒精攝取、高脂肪飲食、高血脂、高血壓和妊娠糖尿病。 完整的糖尿病運動治療計劃中,除了上期所介紹到的有氧運動、阻抗訓練和柔軟度訓練外,平衡訓練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角色。平衡訓練動作不僅能增強身體的穩定性,還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管理他們的健康,本期主要介紹平衡訓練的重要性、注意事項及動作示範。 平衡訓練的重要性 一、預防跌倒:糖尿病患者常常面臨神經病變的風險,從而影響平衡能力。尤其在於老年患者來說,透過平衡訓練,可以有效降低跌倒的風險。 二、增強肌肉力量:平衡訓練通常需要核心肌群的參與,這有助於增強整體肌肉力量,改善身體的穩定性。 三、改善日常活動能力:良好的平衡能力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更輕鬆地進行日常活動,如走路、斜坡、上下樓梯等。 四、提升運動表現:平衡訓練可以增強運動表現,讓患者在進行其他運動(如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時更加有效。 五、增強心理健康:很多文獻都推薦可以藉着參與團課的方式,除了有專業導師帶領指導正確的有氧、阻抗、拉伸動作及平衡訓練之外,團課氛圍更可以推動持續參與的動力,以及有互相鼓勵和支持的社交。 注意事項 一、運動前評估:在開始平衡訓練之前,糖尿病患者應該進行身體狀況的評估,確保沒有潛在的健康風險,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下肢痛症問題、水腫或糖尿足等情況,故此應與您的物理治療師取得評估結果,以及了解適合的個別化運動計劃。 二、逐步進行:對於初學者,應從簡單的平衡動作開始,逐步增加難度,以免造成受傷。 三、使用輔助工具:因應個人需要,可使用合適輔具或穩定的家具來協助保持平衡,特別是在進行較難的動作時。 四、注意身體反應:在訓練過程中,應隨時注意身體的反應,如感到疼痛或不適,應立即停止。 動作示範 一、踮腳尖與抬腳跟:同時可鍛煉肌力和平衡的一款優質動作,增進血液循環,是推介訓練的不二之選,站立時扶好,雙腳踮起腳尖維持約十至十五秒,返回站立姿勢後,再抬腳跟維持同樣秒數。(圖一) 二、前左右伸手:站立時扶好,一手向各方向前伸,前伸時需帶動上背至整個軀幹,下肢維持不動,這是比較初階的訓練版本。(圖二) 三、單腳站立:站立時將一隻腳抬起,保持平衡,盡量保持三十秒,然後換腳。(圖三) 四、前後擺腿:站立,將一隻腳向前擺動,然後向後擺動,保持身體穩定,重複十次,換腳再做。 心理支持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臨心理壓力,物理治療師作為復康路上的陪伴者,治療期間會關顧患者的情感表達,適度提供情感支援,增強他們運動的自信心和動力。此外,一些原本自身機能已較弱或同時存在其他疾病的患者,物理治療師也會關注患者在家中的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教導照顧者支援技巧,例如:身體轉移技巧、穿衣技巧、沐浴、步行及輔具評估等需要。 總結:根據國內外的文獻,有氧、抗阻、柔軟度及平衡訓練等,都是糖尿病患者復康運動的核心,患者需持之以恆,才能在慢病共治的路上見到復康成效。 澳門物理治療師公會 黎智豪 模特兒:德 哥 (註:以上資訊純屬參考,若有進一步問題,請諮詢合資格物理治療師意見。)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