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白螺 近日讀琉球史料,見李鼎元所著《使琉球記 · 卷二》載:“前大學士福公康安進剿台匪林塽文時,高宗純皇帝賜以右旋白螺,往來順利,靈助非常。蕆事後留貯督臣署中,備渡海用。臣等此行,又蒙恩准督臣所請,賞臣等奉以渡海,仰見我皇上體恤使臣,無微不至。謹按高宗純皇帝《御製文三集》有《右旋白螺贊》,注云:每年藏中喇嘛於新正及萬壽節進丹書所陳供器時,有獻右旋法螺者,以為奇寶而不多見。涉海者攜帶於舟,則吉祥安穩,最為靈異。”李鼎元嘉慶五年(一八○○年)為副使冊封琉球。過往使臣赴琉,必於封船中供奉媽祖(天妃、天后)和挐公神像,以保出海平安。李鼎元此次蒙嘉慶帝允准供奉“右旋白螺”渡海,可見清廷對琉球冊封之重視。 讀到此處,猛然想起前年澳門藝術博物館曾舉辦“吉祥殊勝——故宮與扎什倫布寺珍藏文物展”,當中便有三件“右旋白螺”。找來圖冊翻看,果見有編號118展品《右旋海螺》,其白綾簽上有漢字記曰:“乾隆四十五年班禪額爾德尼所進大利益右旋白螺,護佑渡江海平安如願、諸事順成,不可思議功德。”李鼎元封船上供奉之白螺,應是此物。 再從網上搜到賴玉玲〈飄洋過海——清宮順風螺行跡〉(台北《故宮文物月刊》第三百六十五期)一文,證實猜測正確。從賴文得知,雖然福康安“進剿台匪”時所帶為另一件右旋白螺,但因福康安迅速平定台亂,乾隆乃賞賜此四十五年班禪所進右旋白螺予閩浙總督,供巡台官員供奉於船上。此白螺便從乾隆五十三年(一七八八年)起留存福州督署,直到光緒廿九年(一九○三年)才奉還宮中。嘉慶五年,皇帝恩准李鼎元等人奉右旋白螺出使琉球,首開先河,此後出使者循例奉白螺渡海再三次,亦是中琉交往佳話。 琉球明清之際為中國藩屬,每逢新王登位,便恭請皇帝賜封。冊封使須乘舟楫迎風破浪,冒覆舟之險遠赴彼邦。閩人敬奉媽祖,祈求舟行順遂,利涉大川。冊封官員遂承閩俗,於船上供奉媽祖,仰其神力。嘉慶帝賞賜白螺隨使出訪,使雪域聖物與海上天后同舟共祐,織就一段宗教交融史話。 我所遺憾者,當此白螺於澳門展出時,不知其背後竟有如此故事,未曾細視,徒留遺“螺”之嘆。 楊 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