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是正在動工興建的珠澳跨境工業區,於〇五年攝。右圖是不斷完善設施的珠澳跨境工業區,於二四年攝。 ![]() 左圖是已通關的橫琴口岸,為當年粵澳兩條陸路邊境通道之一,於〇五年攝。右圖是經過多年 來建設發展,橫琴口岸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區域一體化的新高地,於二四年四月攝。 粵澳深度合作發展 回歸以來,澳門與內地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無論是貨物、人流,都需要開闢新通道。在此背景下,珠澳跨境工業區應運而生。工業區於〇三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其設在珠海拱北茂盛圍與澳門青洲之間,旨在推動區域合作,整合兩地產業分工和優勢互補,提高經濟發展潛力。工業區業務包括跨境電商、倉儲物流、商貿服務、跨境辦公等。 除工業區的合作外,口岸建設亦成為粵澳發展的關鍵。青茂口岸於二一年正式啟用,距離拱北口岸約八百米,位於城軌珠海站的正後方,是連接澳門與珠海的重要陸路口岸。青茂口岸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自助通關模式,出入境大廳各設有五十條自助通道和兩條人工通道,實現廿四小時通關,不僅大大提升通關效率,更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實踐“一小時生活圈”的重要通道。 為深化粵澳合作,橫琴口岸的新聯檢大樓於二〇年正式啟用。當年在橫琴口岸一樓出境大堂舉行的交接儀式,標誌着“兩地一檢”通關模式的開始,也代表着粵澳兩地進一步深化合作。為進一步推動兩地發展,二一年公佈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深合區定位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最終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加速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進程。 (鏡頭下澳門城市宏觀變遷 · 四之四) 陳顯耀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