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取代不了的人 蓋茨一直認為AI可以造福人類,例如可以在治療頑疾、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帶來突破,以及為大家帶來高質素教育。他在今次訪問中重申,並非所有職業都會被AI取代,例如大家可能不想見到棒球賽變成機械。 他指出,在AI的革命中,有三種專業或會保留。包括在建立和管理AI時,負責建立系統的程式編寫員;處理能源問題、應對變化莫測全球能源需要的能源專家;推動醫療變化和了解生命複雜程度的生物學家。 【摘自:〈Bill Gates:AI或十年內在這兩項職業取代人類〉,張子傑,香港01,二○二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一連兩星期談了AI工具在目前的應用。AI被用作算命、像中醫一樣診症,映照的其實是社會現存的問題。最近,“AI取代論”又再次被提起,原因當然與微軟聯合創辦人比爾蓋茨的分享有關。 蓋茨指出,目前醫療及教育等領域的專家仍屬“稀有”,因此仍需要偉大的醫生或教師,但十年以後,這兩種職業估計就會被AI取代。單看這裏,你或會認為蓋茨不過在重複現時已有的“威脅”;然而,我認為他的重點在於這句:“並非所有職業都會被AI取代,大家可能不想見到棒球賽變成機械。”換言之,就算AI更厲害,這世界上依然會有AI所不能取代的人。這些人的特徵是甚麼?就是擁有機械所不能提供的情感支援。 與機械相比,人在處理數據、運算、工作效率等,也許永遠都會技遜一籌;只是,人類能以情感打動和連結他人的能力,亦是機械所不能比擬。所以,不是醫生、老師就必然會被取代,而是單純在背誦資料、死記硬背的醫生和老師將會不敵AI。想當個“留下來的人”?視乎你能否用心做人,用心做事。 穆 森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