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草木焉無世間情?



《草木人間》海報

電影精準刻畫傳銷的瘋狂

    草木焉無世間情?



    ——評《草木人間》



    作為採茶婦的母親(蔣勤勤飾)誤入傳銷陷阱,賣房買貨,傾家蕩產。兒子(吳磊飾)為了拯救母親,選擇潛入傳銷組織做臥底,最終將母親解救出來。

    毫無疑問,《草木人間》這個片名取得極好。“採茶” 二字拆開來看,便是“人在草木間”,象徵人與自然的緊密聯繫。而“草木”作為天地間自然之物,無處不在,亦無知無覺。影片講述兒子解救母親的故事,又巧妙點出了諺語:“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將親情與命運交織其中。

    在佛教故事中,目連憑藉神通到達地獄的餓鬼道,試圖解救母親。世人皆歌頌目連的孝道,而電影則借用這一典故,將母親塑造成一個陷入瘋狂的“餓鬼”。採茶婦一生勤勤懇懇,最終卻深陷傳銷的瘋狂深淵。她並非天生貪財,而是如社會底層無數為生存掙扎的人一樣,渴望尊重與認同。然而,當這些基本需求在現實中無法獲得時,傳銷組織卻以虛假的滿足來填補她的空缺:“你一定行的”、“ 家人們,我們發財就只差你走進來!”這些看似鼓舞人心的話語, 實則充滿欺騙與剝削。

    電影細膩地描繪了傳銷組織的隱秘與封閉,如何透過集中洗腦與精神操控(PUA)讓參與者心甘情願地服從、付出金錢,極具警世意義。蔣勤勤在雨中的瘋狂演出,無疑是全片的高潮。這場戲或許讓人聯想到《小丑》,但兩者有所不同——《小丑》呈現的是一個人在社會壓迫下的反社會瘋狂,而《草木人間》的母親則是因自尊與認同,遭受虛假引導。當兒子撕破這層假象時,她的選擇並非覺醒,而是更加抗拒兒子,堅信自己沒有錯,最終泥足深陷,一條路走到黑。

    電影的整體風格寫實,精準刻畫了傳銷的瘋狂。然而,故事的鋪陳與母子救贖的結尾卻帶有抒情與夢幻色彩,這導致部分觀眾認為敘事節奏不夠統一,甚至影響了整體的敘事效果。或許導演的手法未臻完美,但吳磊與蔣勤勤的表演,卻是這部“目連救母” 現代版的最佳詮釋者。或許導演在寫實與抒情間有所猶豫,但兩種敘事方式各有千秋,雖難以取捨,卻也為影片增添了一層多樣性。

    總的來說,這種呈現方式並未影響電影的核心價值,特別是“救母” 這一主題。在華人社會,“奉母”、“救母”的觀念是永恆且正面的。每個人心中,無論結局如何, 無論如惡魔般瘋魔的母親是否能夠頓悟回歸慈母形象,母親終究是母親。再瘋狂的母親,在兒子的心中,永遠難以割捨。



    何志峰



62

鮮花
61

握手
9

雷人
58

路過
4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