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未吸煙者也可能患上肺癌 ![]() 呼吸內科專科醫生張曉戰 ![]() 定期篩檢助查肺癌風險 呼吸內科醫生: 定期低劑量掃描 篩查肺癌風險 早期肺癌缺乏明顯症狀,甚至沒有任何先兆,大部分肺癌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時才出現明顯病徵。根據二○二二澳門癌症登記年報顯示,肺癌是本澳最常見的癌症發病形式,且死亡率最高。本澳醫院呼吸內科專科醫生張曉戰指出,肺癌的五年存活率隨着癌症期數而明顯下降,因此早期發現並及早治療十分重要。建議高風險人士定期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作為肺癌篩查,以及早發現病灶,並採取對症治療。 張曉戰表示,肺癌可分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小細胞肺癌(SCLC)兩種。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整體肺癌個案的大約85%,相較於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的生長速度較緩慢,整體存活率也相對較高。 一成二患者從未吸煙 談及肺癌的風險因素,不少人會聯想到與吸煙有關。然而,實際上非吸煙者也有可能患上肺癌,以年輕人和女性居多。張曉戰引述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研究,分析了二○一一年至二○一六年間超過十二點九萬例當地肺癌個案。研究結果顯示,在每一百例確診的肺癌患者中,有十二人從未吸煙。 在從未吸煙者患者中,女性(約百分之十六)的比例高於男性(約百分之十),且患有非小細胞肺腺癌的比例較多。年齡介乎二十歲至四十九歲的患者分別佔整體女性和男性中的大約三成及兩成。另外,根據一項國家癌症中心雜誌(JNCC)研究顯示,從未吸煙的女性肺癌患者,她們患上肺癌的原因可能與家族有肺癌史有關。除了吸煙和遺傳因素之外,構成肺癌風險的因素還包括:廚房油煙、二手煙、空氣污染等。 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 不過,早期肺癌沒有明顯的症狀,這導致很多患者在較晚的階段才被診斷出來。張曉戰指出,慢性咳嗽是最常見的肺癌症狀之一,但這種症狀也可能與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氣管炎或吸入性疾病)有關,並容易被人忽視。因此,高風險人士需要進行定期檢查,如低劑量電腦掃描(LDCT)。 低劑量電腦掃描使用較低劑量的放射線來檢測肺部是否存在可疑的腫瘤或結構異常。根據一項刊登在國際肺癌研究協會官方期刊(JTO)的亞洲國家專家共識文獻建議,年齡介乎五十歲至七十五歲、吸煙史達到二十包/年或以上、戒煙不多於十五年為高風險人士。 除了吸煙人士以外,五十歲至七十五歲的非吸煙者,如果本身有肺癌家族史,同樣為高風險人士,建議應向專業醫療人員諮詢,以考慮是否需要進行低劑量電腦掃描,幫助於早期發現潛在的肺癌病灶。 接受檢查人士只需躺臥在儀器上,掃描過程會經過環狀的掃描器,中間閉氣大約十五秒,讓環狀儀器轉一個圈,以截取圖像後便完成。由於低劑量電腦掃描毋需使用顯影劑,使用的輻射劑量亦相對較低。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