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日藉《馬關條約》奪取台灣捲走釣魚島列嶼 (一)



李鴻章被欽命為《馬關條約》談判頭等 全權大臣

日本總理大臣伊藤博文

    日藉《馬關條約》奪取台灣捲走釣魚島列嶼 (一)



    編者按:今年是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一百三十周年,正因為這條不平等條約,中國被迫賠款割地:賠償二萬萬両,割讓台灣和澎湖列島,其中就包括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時至今天釣魚島之爭,仍在持續,溯其源頭,原來就在《馬關條約》。

    中日關係史研究專家黃天,十年前著成的《琉球沖繩交替考》,即入選為十大最佳華文書,更被納入《中華學術文庫》(由世界著名出版社施普林格刊出英文版),成為經典著作。近年,黃天孜孜不倦,挑燈撰著續編《釣魚島主權論考》,已成三十五萬言,即將完稿付梓。今黃天將有關《馬關條約》談判的章節——〈日藉《馬關條約》奪取台灣捲走釣魚島列嶼〉,交本報刊出,不獨可提醒國人千萬莫忘國恥往事,更要認識到今天國家自強振興,不再是苦難貧窮落後的國家,有助我們鑑古知今,藉悉一切來之不易。



    一、春帆樓談判李鴻章受襲遇刺

    日本在甲午戰爭中,遇到清廷將帥無謀,故能輕易取勝。腐敗的清廷,在開戰前,已經只顧叫和。及至開戰,每日都在望和;當節節敗退,便馬上求和。故時人鄒增祐有詩云:元戎甘割地,上將竟投戈……向來無一策,富貴只求和。

    1.日本高傲拒與張、邵和談代表談判

    一八九四年十二月,日本大軍攻佔旅順、大連,李鴻章慌了手腳,以列強未能勸止日本停戰,便主動找來曾協助訂立〈李福協定〉的洋人德璀林①,請他帶同李氏本人致伊藤博文的親筆函,乘船至神户,遞函並探問和談的條件。但德璀林首先遇到的是兵庫縣知事,他具稟伊藤總理大臣。伊藤以德璀林是洋人,非中國大員,訓令兵庫縣知事,斷然拒絕接見。而正在居間調停的美國駐華公使田貝(Denby Charles),急告北京總理衙門:“聞悉此次德璀林突然奉使命前往兵庫縣,日本極感不快,勸總理衙門從速召回。”②

    原來李鴻章致函伊藤,竟輕描淡寫地說:“應若何調停,復我平安舊例之處,應請貴總理大臣與德璀林籌商,言歸於好。為此照會。”信末又云:“雖闊別多時,想貴爵大臣當不忘昔年情事,相印以心也。專此布臆。”日本方面認為,李鴻章的私人信函,未免曖昧,須知和談有其要領,更涉及軍國大事。③

    清廷急於早日停戰,故馬上委出“尚書銜總理衙門大臣户部左侍郎張蔭桓、頭品頂戴兵部右侍郎署湖南巡撫邵友濓為全權大臣,率瑞良、顧肇就、伍廷芳、梁誠等,於一八九五年一月三十一日,抵達日本選定的與會地點廣島。

    二月一日,第一回談判在廣島縣廳舉行,日本的全權代表是伊藤總理大臣和陸奧宗光外務大臣④。中日全權代表首先互鑑對方委任狀,伊藤百般刁難,硬指中國的委任狀僅為信任狀,不能保證締結條約後的實踐能力。第二天舉行第二次談判,伊藤博文指張、邵二人,事事要請示總理衙門,所談恐成空文,於是由陸奧宗光朗讀“斷絕談判”通知。張蔭桓等忍受各種侮辱,仍力爭開會,終未成功。十二日,張蔭桓一行由長崎歸國。

    日政府高傲地拒絕和張蔭桓等舉行和談,目的在迫李鴻章親到日本,以顯勝利姿態。伊藤博文曾留英學習,他私下向留學英國取得大律師資格的伍廷芳示意,若恭親王或李中堂作全權使臣,當可展開談判,可免談判成為紙上空文。

    這裏同時談一下有關當時清廷官方密碼被破解一事,坊間曾流傳日本收買了中國的電報生取得解碼。但據前輩學者陳鵬仁的考證,那是一八九四年六月二十二日“甲午戰爭”前,日外相陸奧宗光致函中國駐日公使汪鳳藻,汪於翌日用電報將該函轉發給總理衙門。日外務省電信課長佐藤愛麿(曾留學美國)以汪之電文代碼與陸奧外相的信函對照,從而破解中國官方的電報密碼。而日本破解中國密碼後,也高度保密,只有少數人知悉。故李鴻章到日本談判《馬關條約》與總理衙門往還的所有電報,全部被解讀,中國的底牌,早為日本所知悉,談判就更加困難,一直處於被動地位。

    2.春帆樓開和會李鴻章忍辱吞聲乞和

    清廷憂慮都城之危,旦夕將至,盼望日本開列媾和條件。日政府通過美國駐華公使田貝,開示賠償兵費、朝鮮自主、割讓土地三項條款。清廷乃欽命老臣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帶同作為參議官的繼子李經方、顧問科士達⑤、傳譯伍廷芳等文武員弁三十三人,僱德輪由天津出發,於光緒二十一年二月二十三晨(一八九五年三月十九日),抵達日本所定和會地點馬關港(又名下關,屬山口縣)。伊藤博文刻意安排他舊居附近的春帆樓,作為談判會場。

    三月二十日下午二時半,兩國全權大使互遞全權委任的敕書,雙方檢閱無誤,稍作寒暄,李鴻章即急不及待,提出媾和談判之前,先議定海陸同時停戰。伊藤博文答以明日回覆。⑥

    翌日上午,李鴻章一行,移住日方安排鄰近春帆樓的館舍。

    三月二十一日第二次和會於下午二時半舉行,伊藤就停戰提案,出示〈條約書〉(覺書)。李鴻章接過捧讀,大吃一驚,原來條文包括:日本為取得停戰擔保,須佔領天津、山海關及其城堡,而該處的軍械、軍需全數交給日本軍隊,鐵路亦由日軍掌管。同時,停戰期間,日本的軍事費用,概由中方負擔。李鴻章大呼:“所索太苛酷!”並詢:可有別案。伊藤回答:沒有別案,但可以就本〈條約書〉提出修正,然後再議。李鴻章表示萬難接受此停戰條款,轉問媾和的條文。伊藤則謂:不先撤回停戰的提案,就不會開始媾和談判。面對日方刻意刁難(陸奧宗光也坦承如他們一味拒絕停戰要求,恐有違國際上的慣例,故以嚴苛條件,先讓中方無法接受),李鴻章要求給時間考慮。最後,約定三天後再議。⑦

    三月二十四日第三次談判於下午三時舉行。李鴻章於會前已收到北京方面的意見:“閱所開停戰各款,要挾過甚……其停戰期內,認給軍費一節,可以允許。若彼仍執前說,則以難允各條,暫置勿論⑧。”於是,李鴻章在會議甫開,便提出撒回停戰議案,請立即開始媾和談判。伊藤乃約定明日提出媾和條約案。



    註:

    ①德璀琳(Detring Gustav von,一八四二至一九一三年),德國人。一八六四年受聘於中國海關,由四等幫辦累計升至稅務司。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他撮合李鴻章和法國水師總兵福祿諾訂立〈簡明條款〉,即〈李福協定〉。一八九四年冬,受李鴻章之命,赴日接洽和談被拒。一九零四年,德氏同張翼至倫敦,為開平煤礦權利與英國公司進行訴訟,取得勝訴。德璀琳在天津三十多年,最後也死於天津。

    ②參見荻原延壽編《陸奧宗光》,東京中央公論社,一九七三年,內收陸奧宗光著《蹇蹇錄》,一六三頁。

    ③同註2

    ④陸奧宗光(一八四四至一八九七年),父為和歌山藩士,因政爭而遭貶。宗光十五歲至江户,勤苦學習,後隨父移居京都,從事勤皇運動,追隨坂本龍馬。入明治,歷任外國事務局御用掛、兵庫縣知事、神奈川縣知事。一八七七年西南戰爭之際,受連累入獄五年。獲釋後,赴英留學二年。回國後 ,獲派為駐美國公使,成功和墨西哥簽署對等的條約。一八九○年返國,任農商務大臣,更於第一次眾議院選舉中勝出,是同僚中唯一的眾議院議員,一八九二年八月,伊藤博文邀請出任外務大臣,是《馬關條約》的草擬者。《馬關條約》簽署後不久,即因肺病惡化,休假療養,病中著成《蹇蹇錄》。一八九七年八月二十四日病殁。

    ⑤科士達(Foster, John Watson,一八三六至一九一七年),美國外交官,歷任駐墨西哥、西斑牙和俄國公使,曾一度出任國務卿。一八九五年,獲清廷聘為《馬關條約》談判顧問。《條約》簽訂後,代表李鴻章到北京,勸總理衙門不要拒絶並作批准。後隨伍廷芳至煙台與日換批准文書。割讓台灣,他又與李經方同往,在軍艦上和日本訂立交接台灣文據。他著有《美國百年外交史》、《美國的東方外交》、《外交回憶錄》和《李鴻章傳》。他的女婿蘭辛(Robert Lansing 一八六四至一九二八年),也當上國務卿,而另一位國務卿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一八八八至一九五九年),則是他的外孫。

    ⑥同註2引書,陸奧宗光著《蹇蹇錄》,一九三頁。

    ⑦同註2引書,陸奧宗光著《蹇蹇錄》,一九四至一九六頁。

    ⑧參見陸奧宗光著、陳鵬仁譯《甲午戰爭外交秘錄》,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二零零五年,二二九頁:〈附錄李鴻章電稿〉。



    中日關係史研究學者 黃 天



24

鮮花
88

握手
38

雷人
85

路過
9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