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何曾到九泉 俗語說:“錢銀搵來使,世界做來睇。”所謂“世界”,實即“光輝、榮華”的一面,越好看越有成就感。看來世上的一切,包括富貴榮華都是過眼雲煙。 宋人高菊卿寫了一首詩,題曰《清明》,其詩云: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塚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詩淺白易明,它是說:南北的山頭上,有很多墳墓田地,到了清明時節,那前來拜祭的,都是各家的子孫,他們接連不斷在墓前,焚化的紙灰,隨風飛舞變成了一隻隻的白蝴蝶;眼淚哭出來像血,好比染成鮮紅的杜鵑。到了太陽下山以後,沒有人了,狐狸就在墳上睡覺;當夜各家回去,這班兒女們,仍舊快樂嘻笑如常,坐在燈前,談笑風生。可見祭祀掃墓,不過是一種虛假的事情,做來睇而已。詩最後說:“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這是說:要吃要喝,就喝個痛快,死了以後,縱有子孫來拜祭,就是一滴酒,何曾會到達九泉之下? 因此近有人說:“日飲夜飲,前途似錦;日醉夜醉,長命百歲。”此不過是搞笑文字。舉個例,古之劉伶,就是日飲夜飲,他駕着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曰:“我死便埋!”這就是“前途似咁”。是一個令人驚惕的示範。 不過世界做來睇,的確是事實,它像曇花一現而已。為此,我們應更珍惜眼前的時光歲月。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