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一盅兩件話茶樓



許多老茶樓的蹤影,如今只能在“澳門茶文化館”內尋覓。

“飲茶”習慣在澳風行逾百年

隨着社會變遷,“亦香園”、“品南”等眾多老茶樓已成回憶。

澳門曾經茶樓眾多,更有“六國”等四大茶 樓之說。

    一盅兩件話茶樓



    一壺普洱、鐵觀音,搭配蝦餃、燒賣或叉燒包,“一盅兩件”已在澳門風行逾百年。



    漢代已有飲茶習慣

    中國人早於漢代已有飲茶習慣,從飲“茶”到“飲茶”,就要追溯至清朝的廣州。當時廣州提供飲茶的場所分為茶寮、茶館、茶居和茶樓四種。設於路邊的茶寮最簡陋,一厘錢一盅茶,故名“一厘館”。茶館則是在茶寮基礎上提供廉價速食,二厘錢就有“一盅兩件”,即為“二厘館”。環境更好的茶居及茶樓就分別面向中高層消費群體。後來茶居和“二厘館”因價廉物美又省時而興盛,兩者逐漸融合發展成“粵式茶樓”。

    昔日著名茶樓眾多

    澳門的“茶樓”同樣由“一厘館”開始。澳門第一家茶樓是一八六三年的“近仙樓”,其後分別出現“杏香茶樓”、“得心茶樓”。上世紀二十年代,“遠來”、“吉祥”、“六國”、“得來”相繼開業,到五、六十年代再有“冠男”、“龍華”等。其中“六國”、“冠男”、“得來”及“遠來”被街坊統稱為“澳門四大茶樓”。此外亦有“蘭香閣”、“吉祥”、“巧珠”、“品南”、“亦香園”等茶樓,街坊飲茶有非常多選擇。

    競爭激烈各顯神通

    競爭之下,各茶樓如“八仙過海”。有走高端路線、以清幽環境作招徠;有主打價廉物美大眾化;亦有茶樓提供棋牌、鬥蟋蟀、鬥雞、鬥雀等娛樂;或像“大龍鳳”等設壇邀請粵劇名伶獻唱,令茶樓成為聚會、商務洽談及娛樂場所。

    七、八十年代,澳門經濟急速發展,卻讓傳統茶樓的生存越發艱難,除了人員及設備老化外,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酒樓的興起。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



17

鮮花
66

握手
5

雷人
66

路過
10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粉絲0 閱讀48 回復0

Ta的文章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