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閒作筆潭)邏輯學導論

邏輯學導論



    《邏輯學導論》這本教科書,孤零零地擺在研究所門旁的長枱上,似乎有了好幾個月。

    那張長枱原本是給同學填寫表格用的,大約稱得上創所元勳,二十多年前研究所成立時,它就值守於此。近年網絡系統橫掃天下,電子申報大行其是,所有表格、申請通通交給應用程式,長枱便日漸閒散,最終棄置門旁了。偶或迎來一兩位犯睏的同學,趴在它身上打盹。

    也不知哪位同學粗心大意,在長枱上落下《邏輯學導論》。前來小憩的同學換走一茬又一茬,唯有這本厚厚的書冊不曾離去,間或被人順手取來充作枕頭。久而久之,封面捲曲,內頁泛黃,已是風燭殘年。大約同病相憐,我撿起無主之書,回到辦公室翻看起來。

    三位邏輯學家撰寫的教科書,刊印至第十五版。經得住時間淘洗的內容勾起了我的興致,於是花上兩個周末,從頭到尾細讀一遍。邏輯學的核心在於結論能否必然地從前提中推導而出,即區分推理正確與否的方法和原則。上篇論演繹,下篇證歸納。演繹法,從普遍原理推導個案判斷,前提必然支持結論。彷彿太陽高懸,讓人看清陽光照耀的每一處地方。歸納法,透過觀察個別經驗事實洞見規律,得出近乎普遍有效的原理。故此,前提對結論的支持具有某種程度的或然性,一種理論所能解釋的事實越多則力度越強,“萬有”引力冠名“萬有”便是如此。

    邏輯運行全賴理性,用以檢視全球新聞,並非每一則都經得起推敲。太過清晰的邏輯,有礙立場的預設和情緒的觸發。看來非理性的情感、信念、習慣與預感,依舊佔據人性的大片領域。我趕緊拿起《邏輯學導論》放回原處,一切又全然恢復當初的模樣——孤零零的長枱上擺着本孤零零的書。



    雲    山



22

鮮花
16

握手
83

雷人
83

路過
7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粉絲0 閱讀827 回復0

Ta的文章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