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金名片 促文明互鑒 第十一屆澳門國際幻彩大巡遊昨盛大舉行,各地藝團共千八人員傾力演出,與民熱情互動,共同燃點這座發展中的國際大都市的青春和活力。澳門這一“東亞文化之都”,魅力非凡。 澳門獲得“東亞文化之都”稱號絕非偶然,“歷史城區”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廿二處歷史建築與十一處景觀視廊、十九條風貌街道、廿四處城市肌理,結合每年逾千場國際藝術活動,加上土生葡人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獨特的文化生態系統,在這片“露天博物館”中,本土文化與國際藝術的融合,中西文化共生共融,正是澳門有別於其他旅遊目的地的價值所在。 隨着獲授“東亞文化之都”,澳門進一步提升國際知名度,吸引更多文化愛好者和深度旅遊者。在入境旅客中,文化體驗型旅客逐漸增加。文化節慶活動,無疑是提升旅遊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讓遊客在欣賞表演時,更深入地了解澳門的文化底蘊。 儘管近年澳門在旅遊發展上取得顯著的成績,但在接待旅客的服務質量、交通和設施等方面,仍有許多不足。尤其是公共交通、酒店服務和旅遊資訊的提供,仍須大力改善,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遊客的體驗,進而影響對澳門的印象和回訪意願。 澳門應該充分利用“東亞文化之都”的美譽,打造更多具有文化內涵的旅遊產品和服務。例如,可以開發更多文化主題的旅遊線路,讓遊客在觀光時深入體驗澳門的歷史和文化。定期舉辦各類藝術文化和節慶活動,邀請國際藝術團隊參加,將吸引更多國際遊客的目光,提升澳門的國際形象。 “東亞文化之都”是榮譽和機遇,更是責任。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應用好“東亞文化之都”的金名片,持續深化與東亞的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積極發揮中西薈萃的獨特優勢,開拓亞洲文明對話,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並強化內聯外通,增進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打造澳門成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以及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夏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