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交通 社交媒體上有關本澳交通的專頁,相信是較多人關注。無他與每日出行有關,尤其意外和塞車的訊息;更重要是本地交通亂象,網民不平則鳴。 本澳人多車更多,舊城區道路狹窄、路口又多,新區由於過去長時間沒有整體城規,各區道路之間沒有很好的規劃銜接。就以近期熱話的新城填海A區與B區之間建架空行車天橋,將穿越友誼大橋底的設計,至少在景觀上十分“大膽”,就是沒有前瞻的後果。當然,現時AB天橋方案也許非十全十美,但若能平衡建築成本、交通需求和後續維護,希望真的管用。 回說社媒上的交通專頁,除網民上載的交通訊息外,討論十分熱烈。現時車輛安裝行車記錄儀普遍,網民在社媒上載這類影片,針對駕駛“奇葩行為”最多,每每引來眾網民“公審”,有些屬違規行為的,警方也會跟據網上線索調查。網民你一言我一語的“公審”,不少帶有偏見,畢竟影片只看到事實的一部分,還是由權限部門調查的結論為准。 網上罵官之聲特別響亮。作為管交通的官員,一定是最受網民爭議。無他,人人對交通有意見,人人自詡是交通專家,對交通政策或道路設施,一百人可能有一百種看法,官府有時也很難做。 斯 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