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明金 ![]() 何富強 ![]() 吳士芳 ![]()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出席政協第二次全體會議 橫琴中醫藥產業園堵點待破 澳委員建言助中醫藥產品走向世界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七日上午九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澳區委員出席。下午則舉行界別協商會議,圍繞各自關注的熱點問題討論。 (北京七日電) 澳新藥冀優先審評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陳明金表示,橫琴中醫藥產業園區已吸引多家知名中醫藥企業入駐,但目前政策多為框架性,尚未落地,且通關、研發、上市等環節存在堵點,產業發展受限。建議:一是支持“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產品出海銷售;二是加快對合作區內澳門研製符合規定的新藥實施優先審評審批;三是建立中醫藥國際標準聯盟和品牌推廣中心,推動中醫藥標準化、國際化,利用澳門與葡語國家和歐盟國家的聯繫優勢,構建海外推廣管道,推動更多“澳門監造”“澳門監製”“澳門設計”標誌的中醫藥產品走向世界。 支援澳企橫琴設廠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何富強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推動經濟多元化,加快中醫藥產業發展,支援澳門中醫藥企業在橫琴設廠,完善產業鏈並建立國際認證中心;推動金融科技與綠色金融,鼓勵金融機構合作開展跨境支付、數字貨幣等業務,建設金融科技實驗區。依託澳門文化特色和橫琴空間資源,打造文創產業集群,結合會展經濟舉辦國際展會;二是推動澳門與橫琴的人才資格互認,鼓勵澳門高校與橫琴科研機構合作,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三是完善兩地交通網絡及構建資訊化合作平台,推動兩地互聯互通。 與葡語國深化合作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吳士芳指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港澳專章釋放出鮮明的戰略轉向:從“維護穩定”向“主動作為”升級,從“功能定位”向“動能再造”深化。其中“加強國際交往合作”的表述,與二十屆三中全會“高端人才集聚”和“健全開放機制”的要求一脈相承,標誌着港澳發展進入制度型開放的新階段。他提出港澳國際合作的三大戰略支點,如澳門深化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加強與葡語國家在海洋經濟的合作等。還建議創新高端人才集聚機制,如推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通行證”和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等。強調港澳應發揮獨特優勢,成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壓力測試場”和“規則孵化器”。 本報特派採訪組 報 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