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委員手記)投資於人 收穫於人

    投資於人    收穫於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投資於人”這一新詞引發廣泛關注。報告提出,要“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支援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直觀來看,“投資於人”就是將資金資源投入到人的發展和保障上,讓更多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民生。報告提及逐步嘗試推行學前教育免費、居民醫保和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發放育兒補貼等,既是對當下熱門民生議題的回應,也是“投資於人”的生動體現。

    所謂投資,必然對應着“回報”。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困難挑戰之一是有效需求不足、消費不振,“投資於人”是富針對性的破題之法。通過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讓更多人“能消費、敢消費、願消費”,可提振暢通經濟循環、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我國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力資源變得更加寶貴的背景下,通過“投資於人”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儲備更多高質量人才——這樣的投資回報率更高、回報時間更持久、更符合我們的長遠利益。

    投資於人,必然收穫於人。當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生活更有保障了、發展空間更大了,自然拉動內需、提振消費、釋放發展動能,形成真正的“人才紅利”,推動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澳門是小地方、微市場,特區政府早就貫徹“投資於人”理念,十五年免費教育就是範例,但還有深化優化空間。例如完善醫療體系,到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被定為澳琴“四新”產業之一,都是“投資於人”。但要推動中醫藥大健康國際合作、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挑戰不少,亟須破局。今日下午澳區委員在駐地舉行界別協商,探討上述議題,大家暢所欲言,坦率交流,明白困難,但要迎難而上,積極作為,不負中央重託,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北京七日電)





    崔志濤



17

鮮花
79

握手
55

雷人
71

路過
8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