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鞏固維護澳門社會穩定繁榮 三月七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在參加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系列活動並視察澳門,為港澳未來發展領航指向,影響重大而深遠,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擔當起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使命,堅定維護國家安全,集中精力拼經濟、謀發展、搞建設,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丁薛祥副總理同時強調,希望澳門各位全國人大代表宣講好全國“兩會”精神,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共同開創港澳繁榮發展新局面。丁薛祥副總理的講話體現中央對澳門社會穩定的高度重視,針對性強、內涵深刻,尤其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不安,澳門面臨風險挑戰增多背景下,更顯得及時而重要。澳門各界應深入領會講話精神,發揚好澳門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保持社會和諧穩定,形成共同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 澳門素以社會和諧與包容多元著稱,這也是澳門最大的優勢之一。澳門社會長期保持祥和穩定良好態勢,為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實現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堅實基礎,也為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中發揮獨特作用提供重要保障。 然而,澳門當前的穩定並非一勞永逸,需要持續維護和鞏固。近年來,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多變,澳門經濟轉型升級壓力逐步加大,經濟社會領域出現一些新挑戰、新問題,比如青年就業壓力增大、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增多、社會各階層利益訴求更加多元化等。 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合理解決,可能會積累為社會矛盾,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大局。 首先,特區政府要把依法治理和擔當作為結合起來,積極傾聽社會各界聲音,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動態,主動化解各類矛盾隱患。一直以來,特區政府在改善民生、扶持中小企業、解決青年就業問題等方面做出不少努力,也取得一定成效。但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政府更要堅持從居民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問題出發,以更開放的態度、更精準的政策回應訴求,把各類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避免矛盾積累升級。 其次,社團組織要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理性溝通政府與居民之間的意見分歧,促進社會各界相互理解、增進共識。澳門社會結構多元,居民背景和利益訴求各異,需要各類社團和組織積極發揮協調作用,引導居民理性表達訴求,推動社會和諧穩定。第八屆立法會選舉在即,各方應秉承理性、包容和負責任的態度,在選舉過程中注重團結一致,避免因為爭取選票而引發社會撕裂和矛盾加劇,要摒棄短視的選舉策略,不應煽動情緒、製造對立,而是理性闡述政見,充分尊重不同群體訴求,以合法公正方式贏得選民信任。 另外,澳門居民尤其是青年要保持理性務實態度,正確認識澳門當前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合理看待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的短期困難,樹立理性就業觀念,積極務實行動。經濟轉型升級不可能一蹴而就,過程中難免會有陣痛期,青年應多些理解和耐心,少些誤解和抱怨,多提建設性意見,形成政府和社會共同面對挑戰、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氛圍。 良好的社會氛圍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當前,澳門正處於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關鍵階段。只有穩定的社會環境,才能吸引更多投資、更多人才,為經濟發展提供健康良好的生態;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會反過來進一步鞏固社會穩定。因此,澳門社會各界應集中精力、團結一致,把注意力聚焦到經濟建設、民生改善上來,推動澳門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正如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在會後所言,“和諧祥和的氛圍是澳門維繫穩定和凝聚人心的核心價值”,我們要以維護社會安寧穩定為己任,匯聚正能量、傳遞好聲音,讓澳門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更具活力和向心力。 鹿 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