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交諮委倡閒置地增鐵馬泊位



張淑玲

    評估車場設“月票制”吸引使用



    交諮委倡閒置地增鐵馬泊位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部分路段電單車近期從直泊式改為斜泊式,獲社會普遍好評。交通諮詢會委員、街坊總會副理事長張淑玲建議政府因地制宜,逐步將直泊式泊車位改為斜泊式,並利用閒置土地和周邊停車場來增加泊位供應。

    雖然採用直泊式泊車架的車位數量較斜泊式多,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直泊式可能會因為車道寬度不足而引發進出困難。當駕駛者直泊式停車時,由於車位與地面形成九十度直角,駕駛者需要採取各種技巧,才能扭正電單車軚,加上每個車位之間有泊車架作分隔,增加泊車的難度,還可能引致道路的安全風險。

    肯定街位改斜泊

    張淑玲期望政府能因地制宜,綜合考慮整體道路安全、車輛通行情況,以及電單車進出泊車區便捷性等因素,採取“路段分類、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將現有直泊式泊車位改為斜泊式,方便鐵馬進出的同時,提升安全系數。雖然泊車位總量將有所減少,但通過利用閒置土地(如短期批租地、橋下空間)和周邊停車場來補充因改建斜泊而減少的電單車泊位。

    澳門公共停車場的電單車泊位,長期存在使用率偏低。張淑玲引述數據指,截至今年一月,本澳五十三個提供電單車泊車位的停車場中,僅得一個泊車率逾九成,泊車率不足五成的,高達七成九。即使在繁忙的商業區和民生區,電單車泊車率仍未如理想。例如:何賢公園和氹仔中央公園停車場平均泊車率僅錄得百分之七、祐漢公園和新口岸馬六甲停車場僅為百分之八,泊車率均不足一成,亟待正視。

    為求方便,電單車駕駛者更傾向於泊路邊咪錶位,加上私人停車場月租費用普遍低於公共停車場,在多重的因素夾擊下,居民在泊車選擇上,優先考慮成本和便利性。

    她建議政府透過組合拳打破“有位不用、寧願違泊”的僵局。針對電單車使用率偏低的停車場,政府應評估是否可以將部分車位轉為具限期(如半年或一年)的“月票制”,為頻繁使用停車場的居民提供便利,甚至可借鑑鄰近地區的經驗,推出“短期免費泊車”優惠,例如公共停車場電單車位首一或兩小時免費,超時後則按正常收費,積極創設誘因,吸引更多鐵馬駕駛者停泊,使公共泊位資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75

鮮花
56

握手
97

雷人
88

路過
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