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違規個案升 實時監控以嚴懲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統計數據,去年涉及的士違規,包括濫收車資、拒載、議價及其他違例共錄得一千二百二十二宗,與前年錄得九百○三宗,增加三百一十九宗,升幅百分之三十五點三。 治安警數據,今年一月涉及的士違例一百八十七宗,另移交交通局四十四宗;去年同期涉及的士違例六十一宗,另移交交通局二十四宗,情況值得社會關注。 旅客來澳人數屢創新高,涉及的士違規也隨之增加。當局有必須推出新手段打擊、遏止各類的士違規情況,如利用的士車載機等設備結合AI分析的士行車路線是否合理等,接入交通部門實時監控平台,作出一定程度監控;透過快速處理投訴機制,讓乘客及時舉報的士違規;同時向居民以及旅客多宣講,一旦遭的士司機拒載或濫收車資,應如何處理應對。 釣魚訊息多涉詐 要求連結莫理它 △網絡詐騙手法日益翻新,警方近日接連收到多宗懷疑有不法分子冒用社保帳戶名義發送釣魚短訊詐騙。這些訊息自稱來自“社保中心”,以未完成電子審查為藉口,誘使民眾點擊訊息中的釣魚連結,意圖竊取個人資訊及財產,目前已有多名居民受騙,信用卡資料被盗,損失金錢。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這些針對本澳居民的電信或網絡詐騙手法,往往隨着政府政策或社會話題而變化。例如之前警方揭發有不法分子利用“全城消費大獎賞”活動名義短信詐騙的案例。這些詐騙手法雖然名目多變,但是本質和操作方式大同小異。 因此,當局提醒居民在收到類似短訊時,無論發訊者自稱是誰,都應先核實,切勿輕易點擊短信中的連結,特別是在需通過連結輸入個人、銀行帳戶或信用卡信息時,更應提高警惕,慎防詐騙。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