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國會演講自吹自擂 當地時間三月四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聯席會議上演講,一方面,洋洋灑灑談自己上任以來的成就,以及重建美國夢的目標;另一方面,又一次猛烈攻擊自己的政治對手以及一些國家。對於這種亂吹牛,民主黨議員以抗議和沉默回應。 在演講中,特朗普提到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等多個國際協定和世衛等組織的行動,稱這是“大夢想和大膽行動的時候”,強調在一月二十日上任以來,每天都在努力實現美國需要的變革。他還表示,美國在過去四十三天內取得的成就,“比大多數政府在四年或八年中取得的成就還要多”。 特朗普在演講中還強調了政府在國內政策上的激進改革,包括通過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削減開支和裁減大量聯邦僱員。特朗普還提到,未來將繼續推動邊境安全和移民政策改革,並呼籲國會為邊境保護和驅逐非法移民行動提供額外資金。 特朗普還承諾,從四月二日起,美國將對大部分貿易夥伴徵收“對等關稅”。特朗普認為,關稅是讓美國再次富裕、再次偉大的重要手段,並稱:“這正在發生,而且會很快實現。” 特朗普演講中再次強調了其領土野心。他表示“我們需要格陵蘭島”,“我認為我們會得到它。不管怎樣,我們都會得到它。”此外,特朗普還提到“收回”巴拿馬運河的計劃。 在演講的最後,特朗普提到烏克蘭問題。圍繞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特朗普稱“我們已向烏克蘭提供數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隨後,特朗普表示已收到澤連斯基的信件,信中稱烏克蘭已準備好在特朗普的領導下實現持久和平,並願意在任何美方方便的時間簽署礦產和安全協定。 特朗普重返白宮後的首場國會演講,徹底點燃了美國政治戰場。站在國會大廳中央,特朗普意氣風發地宣佈“美國回來了”,但外界真正看到的,卻是一個比以往更加撕裂的美國。共和黨議員起立鼓掌,民主黨議員噓聲不斷,甚至有人舉牌抗議、憤然離場。這場演講不僅是特朗普向世界宣示新任期政策風格的起點,更是美國政治極化走向不可逆深淵的象徵。 最值得警惕的是,特朗普的這場演講不只針對國內選民,更向全球發出一個信號:美國正舉起大棒,繼續為所欲為。從宣佈“對等關稅”,到搶奪巴拿馬運河,再到拿下格陵蘭島,特朗普的外交策略充滿侵略性。這樣的言論不只是為了博取選票,更是對全球秩序的直接挑戰。若美國執意推動貿易壁壘,將會導致新一輪國際經濟動盪。 在全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美國需要穩定的外交、理性的經濟政策和真正的國內團結,而不是一場又一場的政治對立秀。歷史拐點已至,美國正在選擇未來。但無論選擇哪一條路,在特朗普治下,這個國家都將面對更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