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櫻花樹下)請講喜歡的結語

請講喜歡的結語



    “講”、“說話”、“談論”等詞皆屬“言”部,這個部首的字詞往往與人的言語表達相關。我們習慣將語言與聲音劃上等號,認為“語言”必須依賴發聲。若無法言說,又如何表達所思所想?如果語言僅是“講出聲”就能準確地傳達,按道理不會出現“有口難言”這個成語。因為語言的核心不在於聲音,而是意義的傳遞。

    在正式上映前已經收穫眾多好評的港產電影《看我今天怎麼說》,主題圍繞聽障人士之間的溝通、身份認同,以及他們與社會的連接。三位主角在成長過程中選擇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子信自小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堅持使用手語;Alan同樣精通手語,在植入人工耳蝸後融入健聽社會;素恩則自幼接受人工耳蝸手術,專注學習口語,以適應主流環境。電影大部分對白以手語呈現溝通過程,加上部分場景透過聲音設計,模擬聽障人士或人工耳蝸使用者所聽到的聲音,比如耳蝸失靈時的干擾雜音,使觀眾親身體會這種不穩定感。這些細節讓人更理解女主角內心的掙扎與轉變,進而突破自身對溝通的既有想像。

    現時,社會上經常提到“融合”與“共融”,有人認為這些詞彙帶有貶義,似乎暗示着兩個群體之間存在高低之分,而且通常是少數群體去適應多數群體。對我而言,這些詞語本質上是中性的,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容易有先入為主的態度,或社會長期累積的偏見和刻板印象。不少人認為聽力障礙就會產生溝通問題,但事實上,聽障或聾人群體也有自己的文化、身份認同,以及他們引以為傲的母語。

    真正的尊重,不在於改變對方,而是理解彼此的不同。真誠的溝通更在於連結,即使我們使用不同的語言,卻同樣擁有真摯的情感、思想與價值。



    櫻    花



11

鮮花
97

握手
22

雷人
5

路過
4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