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訊】二0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澳門青年力量協會、澳門大灣區工商同心會、澳門經科民生促進會及澳門緬甸商會代表,在會長黃德來的帶領下,拜訪了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就澳門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討論,並提交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此次會面旨在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推動澳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穩定。 在會議中,社團代表圍繞四大核心議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方案。面對疫情後中小企業面臨的倒閉潮和債務危機,黃德來建議政府推出統一的債務重組計劃,暫緩逾期貸款利息的執行,並由政府擔保將欠款免息分攤十至十五年。約計一千五百七十一家被追討疫情援助金的中小企業,若已完成稅務核定程序,應豁免返還要求,以維護政府公信力。 為應對當前的經濟形勢,社團提出了短期紓困措施,建議向居民發放一萬五千元現金(精準符合資格人群),將長者每月養老金增至六千元(二0二五年預估維生指數四千六百一十五元),並分兩期發放一萬五千元電子消費卡(定向扶持中小微企),優先支持中小企業和傳統行業,以刺激消費,穩定經濟。 在產業轉型方面,社團倡議整合財政局、經科局等部門的數據,建立經濟監測系統,並成立「中小企業復甦工作小組」,結合產官學資源,設計針對性的支持方案。同時,提出「AI新媒體補貼計劃」,計劃每年培訓至少一千名青年,協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線上收益。 此外,澳門緬甸友好協會會長黃瓊成強調,應深化澳琴合作,善用橫琴空間拓展大健康及科技產業,加強澳門大學藥材檢驗中心的功能,並拓展綠色金融及產業投資基金,支持中醫藥升級與可持續項目。 剖析經濟現狀,明確發展挑戰 會議中引用的數據顯示,二0二四年澳門人均GDP五十八點八萬澳門元,但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依然突出。博彩業的波動對澳門經濟影響顯著,儘管二0二四年全年入境旅客逾三千四百九十二萬人次,但經濟復甦仍高度依賴旅遊業的發展。新興產業則面臨土地與市場規模的限制,橫琴合作區的產值尚未納入澳門統計,政策協同也存在障礙,兩地支付系統的差異也阻礙了跨境消費。此外,二0二三至二0二四學年澳門高校學生約五點五五萬人,但國際化人才的培育仍需加強。 與會學者香港知名的資深財經評論員王冠一教授指出,澳門應利用博彩業稅收支持「適度多元」發展,善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源,發展中醫藥與太空科技產業,打造研發與康養中心。同時,推動會展與文旅融合,聯動國家級展會,吸引商務旅客,延長消費鏈。在橫琴合作方面,應突破政策矛盾,將澳門企業在橫琴的產值納入統計,強化數據驅動決策。 黃德來強調,短期紓困與中長期產業轉型需同步推進,社團願意提供數據與專業支持,共同推動澳門經濟的發展。戴建業司長回應表示,將綜合各界建議,研擬可行方案,助力澳門經濟的穩健發展。此次會議為澳門的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和方向,相信在政府與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將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邁向更加繁榮的未來。◇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