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特搜 人工智能非捷徑 使用規範應制定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與普及,學生對其過度依賴的問題備受教育界廣泛關注。據央視新聞報導,有發現指學生對人工智能工具的依賴日趨加重,部分學生將該技術視作抄襲的新手段,不當使用“AI論文”,甚至當功課交的情況亦正呈上升趨勢,情況令人堪憂。 人工智能工具為生活帶來方便,同時對教育生態帶來挑戰,過度依賴人工智能工具,容易造成思維的惰性,削弱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抑制創造力發展,亦為學術誠信帶來考驗。 對此,目前多所內地高校學院已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制訂人工智能的使用指南。 本澳教育界亦應當緊隨步伐,針對技術濫用問題,強化學術誠信教育,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讓人工智能成為學習助力,非逃避思考的捷徑。 大橋落客惹熱議 違法行為需遏止 △日前網上流傳一段影片,一名女子乘坐的士途經友誼大橋期間落車,雖未釀成意外,但有關片段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 根據現行交通法規,各跨海大橋均禁止停車,除嘉諾庇大橋外,各橋亦不可行人,有關規定訂立是因為跨海大橋車速高,路面停車容易追尾釀成交通意。友誼大橋、西灣大橋、澳門大橋都未設行人路,特別是友誼大橋不少電單車違規在路肩行駛,行人在高車速的橋面行走相當危險。 在跨海大橋停車及行人違法,但最重要是安全問題,希望大家可以顧及自己與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切勿在大橋上停車及步行。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