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將改善民生直擊難點 回顧二○二四年,基礎養老金提高,房貸利率下調,直接結算範圍擴大方便異地就醫,民生工作有亮點,但仍有痛點。全國兩會啟幕在即,民眾期待在就業增收、“一老一小”、教育醫療等方面有更多獲得感。 穩就業促增收 就業乃民生之本。去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升級為“一千二百萬人以上”,最終完成一千二百五十六萬人。 二○二五屆高校畢業生預計規模為一千二百二十二萬人,再創新高,就業總量壓力更大,同時結構性矛盾依然較突出,還面臨人工智能替代帶來的新挑戰。 “強大的DeepSeek(深度求索)迅速普及,讓我很焦慮。”一位求職者如是說。 老問題和新衝擊交織,穩就業力度需加大。讓更多人端上、端穩飯碗,關係民眾收入和預期,更關涉提振消費大局,民眾期待全國兩會給出更多新招實招。 上好學看好病 “當前孩子壓力依然比較大,中考分流但職校質量不高,加劇教育焦慮。”代理過多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泰和泰(太原)律師李麗娜還觀察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法律常識教育不足,一些未成年人對法律缺乏敬畏心,需引起重視。 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開展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持續深化“雙減”。 在解決教育痛點方面,民眾期待全國兩會有進一步部署。 看好病亦是民之關切。二○二五年開年,醫療領域利好不斷,擴大跨省共濟應用地域範圍,開展新批次藥品和耗材集採,發佈第一版丙類藥品目錄,這些新福利已經或即將落地。二○二五年底前,全國九成統籌區將通過“醫保錢包”實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資金跨省共濟給父母、配偶、子女等近親屬。 如何提升基層醫療能力尤其是農村地區診療服務水平,藥品集採怎樣給老百姓更多定心丸,如何保障創新藥研發,這些民生之問也希冀在全國兩會議事廳得到回應。 普惠養老服務 應對老齡化、少子化加速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發展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擴大普惠養老服務。 為破解生育率持續走低,國務院辦公廳去年發佈《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多地紛紛出台生育補貼、優化生育休假等相關措施。 “婚育、養育、教育成本仍相對較高,需要真金白銀鼓勵生育,用實實在在的支持為民眾真真切切減輕壓力。”上述專家表示。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站在新起點,民生禮包的擴容既是經濟賬,更是治理考卷。從兜底保障到品質提升,從單一施策到系統集成,民生改善正在打開新維度。當制度設計與個體命運在兩會時空交匯,那些帶著煙火氣的期待,終將在現實裡開花結果。 (北京一日電) 中新社記者 李金磊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