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牽頭發起 聯國批准數字可持續發展計劃 據中新社報道,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主任郭華東牽頭,並聯合全球三十五個科研機構、大學與國際科技組織共同發起的數字領域國際大科學計劃——“數字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計劃”,近日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 助可持續發展議程 這一開創性國際大科學計劃旨在基於數據密集型科學和創新解決方案,構建數字可持續發展科學新範式,用變革性數字技術驅動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科學規律的系統性認知,推進聯合國二○三○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高水平發展。 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是總部設在北京、依託中國科學院建設的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二○三○年議程的國際科研機構。該中心三月一日向媒體通報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科學助理總幹事莉迪亞 · 布里托二月二十八日致函郭華東院士,通知“數字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計劃”已獲得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十年執行委員會批准。 據介紹,二○一五年,聯合國通過二○三○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二○二三年八月,聯合國大會宣佈二○二四年至二○三三年為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十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負責,邀請全球合作夥伴共同落實,旨在運用包括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在內所有科學的力量,推動人類的社會、經濟和環境可持續發展。 二○二四年七月,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提交“數字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計劃”建議書。經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十年執行委員會歷時八個月系統性評審,形成批准方案。 郭華東院士指出,“數字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計劃”將整合可持續發展科學所涵蓋的地球與環境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數字科學領域的研究力量,形成跨學科國際研究團隊,建立全球可持續發展數智平台,提高可持續發展公共產品的透明度和複用性,提升全球在數字技術促進可持續發展實踐中的研究能力,提供基於數據和科學循證的解決方案,實現數字變革可持續發展的科學願景。 體現大國地位擔當 他表示,“數字可持續發展國際科學計劃”的發起和獲批,體現中國在數據科學、數字技術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大國地位與責任擔當。中國科學家將與國際同行合作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在全球尺度上解決可持續發展科學問題,應對可持續發展重大挑戰,完善全球科研治理機制,加速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