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馬路末端三座建築 唐 嘉 在參觀海事博物館時,見到了李錦記蠔油庄店舖黑白照片展品,趨前一看,頗感興趣。最特別的是店舖騎樓走廊壽星公畫像位置,變成男女黑白圖像,有一飛機掠過。據博物館文字說明,是當年荷里活製片公司拍攝電影的場景,在壽星公畫像位置,換上宣傳該電影的圖像。 李錦記蠔油庄與隔鄰廣福興蟹欄組成的店舖立面,順着路面微微圓向,既簡單又樸素,它與十六號碼頭,及對面的國際酒店成矩形之勢,聳立新馬路末段,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黃金地段。國際酒店更是粵語片表達澳門的地標。蠔油庄門前的設計,是小城典型的騎樓文化,四方柱上廣告文字,頗有懷舊味道。有心思的攝影者拍攝時,以四方柱和壽星公圖像作前景,配上對面碼頭的“1948”字樣,起着懷舊點睛意味。 筆者找來《澳門Macau》第一六一期雜誌,有建築師呂澤強介紹新馬路附近特色建築物,如大西洋銀行、新中央酒店、長泰大按、同善堂大樓以及東亞酒店等,可惜沒有介紹國際酒店。但國際酒店卻在朋友中流傳一段軼事:近年重出江湖的國際酒店,過去在外牆上有文字記載,由戴文建築商建造,好友戴標叔自豪地指着外牆說戴文是他親伯伯。酒店重新裝修復業,上述外牆文字已抹去。 而李錦記蠔油庄對面的十六號碼頭,卻在第一六○期《澳門Macau》雜誌,也有呂澤強的“內港碼頭的裝飾藝術”專題描述:內港十六號碼頭一九四八年建造,四九年開業,但碼頭仍在擴建,直至一九五一年,碼頭向馬路一邊鐘樓兩側已經建成了兩層高的建築物,成為當年東亞最宏大的現代碼頭。 李錦記蠔油庄這座簡樸特色店舖屹立內港,網上發現很多相關的有趣故事。首先家規規定後人不可招惹“小三”進入家門,破壞家庭和睦;另外,後人要盡早成家立室,開枝散業,發展家族生意;最令人意外的是李錦記出品的蠔油產品,在紀念始創一百二十五周年時,以“神舟十號”口號宣傳,形容產品“再次升空”。另外,在二○一七——二○一八年度,發放了“李錦記”航天獎學金,並有“李錦記”創新獎金頒獎儀式。 記得在國慶十八周年時刻,筆者於李錦記舖面前拍下一張印象深刻的照片,那是國慶當日慶祝遊行隊伍經過,建築物貼上大幅醒目慶祝十八周年國慶標語,以及“大海航行靠舵手,萬物生長靠太陽!”宣傳畫,場面震撼和感人!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