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藝珠海報道】今年三月一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橫琴合作區)實施分線管理政策滿一周年。據拱北海關統計,一年來,海關在「一線」監管進出境人員超二千三百八十萬人次,監管進出境車輛超二百五十四萬輛次,同比增長均超百分之三十;在「二線」監管驗放出區車輛超一千九百二十五萬輛次。「一線」「二線」運行平穩順暢,各項政策紅利穩步釋放,橫琴合作區內的海關備案企業增至二千一百零四家。 分線管理政策賦予了橫琴產業更大的發展空間。貨物免稅政策進一步拓展;「保稅+」模式多點開花,海關創新進境暫存中轉澳門食品檢驗檢疫監管新模式,「保稅+物流」「澳店琴倉」模式降低澳資企業倉儲成本百分之四十以上;「保稅+加工」服務企業惠享加工增值貨物內銷稅收政策,助力融入國際國內「雙迴圈」。 據拱北海關統計,分線管理政策實施一年來,一百零三家企事業單位獲得免稅主體資格,免保稅貨物進出口值約二點六億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七十五點五一。 自分線管理政策實施以來,橫琴合作區人車兩旺,要素流動不斷提速。今年二月十四日,海關在「一線」監管進出境車輛超九千一百輛次;其中澳門單牌車超六千一百輛次,佔當日車流的百分之六十六點五,均創單日歷史新高。 人氣旺、消費旺的背後,是「雙城生活」的加速共融。海關不斷優化措施,提升通關便利化。持續深化兩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依託與澳門方面實施十八項跨境合作機制,實現衛生檢疫、大型集裝箱/車輛檢查設備圖像資訊共用共用,深化車輛「粵澳聯合一站式」驗放,創新「一線」出境與安檢以及「二線」出區與鐵路、水路部門實行「一機雙屏,一次過檢」聯合檢查模式,便利要素流動。 通關便捷,僅是生活便利的一部份。在橫琴,琴澳民生融合是全方位的。分線管理政策為構建趨同澳門的生產生活環境,實現琴澳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基礎性制度支撐。 二0二五年是橫琴合作區第二階段目標任務的開局之年,拱北海關將對標檢驗橫琴合作區開發建設成效的「三個標準」,緊扣第二階段發展目標,進一步全面深化海關改革,為開創「澳門+橫琴」新局面貢獻海關力量。◇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