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家倫 ![]() 深化澳琴協同治理與社會參與機制,可用好 澳門社團社會的特色優勢和經驗做法。 ![]() “琴澳一體化”需要兩地各方面銜接 施家倫:硬聯通為澳琴基石 軟聯通破除壁壘 心聯通深度融合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三月五日在北京召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表示,將重點圍繞產業融合發展、便民便商措施、完善跨境服務體系、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等合作區發展所需提出建議,以推動琴澳兩地實現更深層面的協同發展,更好地服務國家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施家倫表示,國家高度重視橫琴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總體發展目標和階段性要求,他持續關注合作區經濟發展所需的政策配套和營商生態。去年習近平主席親臨澳門期間發表系列講話,提出“澳門+橫琴”的新定位和新要求,為“琴澳一體化”發展指明方向。為全面了解兩地融合推進的實際情況、面臨挑戰以及各方需求與期望,他積極開展調研工作,與橫琴多個政府部門和行業企業深入的座談交流,圍繞澳琴規則銜接、產業發展等所需,匯聚成若干份意見建議。 施家倫認為,推進澳琴深度融合發展,需以“硬聯通”為發展基石,以“軟聯通”破除壁壘、以“心聯通”促進深度融合,實現澳門與橫琴全方位、深層次的協同共進。今年“兩會”中,他將重點關注琴澳兩地法律銜接工作,圍繞探索幹細胞應用、跨境金融等前沿產業發展,動態優化產業扶持等普惠政策,降低市場主體參與門檻,提高政策的精準度與覆蓋面。 簡化政策申領 同時,建議通過“免申即享”模式簡化政策申領流程,打通跨部門數據壁壘,動態優化青創載體、產業扶持等普惠政策門檻,擴大市場主體參與度,強化澳門居民融入意願。 用好社團經驗 深化澳琴協同治理與社會參與機制,用好澳門社團社會的特色優勢和經驗做法,打造載體、出台政策、建立保障,特區政府和執委會合力,加強指導和支持落地合作區設立辦事處的澳門團體,並推動公務員雙向掛職及聯合培訓。 此外,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戰略性目標,施家倫今年就跨境教育合作方面提出系列意見,包括推動粵港澳統籌教育資源,強化境內外創新鏈、產業鏈和人才鏈的聯動效應,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共同為港澳地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報道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