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士從業員協會負責人合照 ![]() 的士業冀本澳有統一叫車App 的協:正研發叫車App “滴滴車”模式不符澳社情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的士從業員協會昨日中午十二時假好世界酒樓舉行新春團拜。永遠會長黃炳岐稱,內地的“滴滴車”及早年的“Uber”服務模式與澳門社情、道路環境等不相適應,業界反對引入,否則將造成社會矛盾和嚴重影響的士司機生計。 黃炳岐表示,本澳的士叫車難問題與的士數量、塞車和路況等相關,加上沒有統一的叫車App,不方便乘客叫車和乘搭。通過之前醞釀和探討,該會現正與有關團體進一步研究開發的士叫車App,冀覆蓋全行司機,以方便乘客叫車,協助司機營運。隨着本澳旅客量續增,倘社會認為的士車輛數量不足,可續推出的士牌照競投以彌補相關需求。 黃炳岐表示,澳門的士業營運發展一直離不開澳門的社情與道路環境等現實情況。從最初的牌照有底價但無年限的競投,到後期有底價有年限的個體競投,再到去年的“五十輛的士”為一公司牌照的轉變,都切合澳門社會實際,尤其是有底價有年限的牌照推出,就是希望進一步呼應社會經濟發展與實際需求,包括本澳地小路窄等交通壓力。又稱,內地的“滴滴車”模式,與澳門現行的士牌照獲取及成本方法有很大差異,若引入相關模式,任由私人車輛通過相關平台加入應召車行列,沒有成本參與獲得經營,不僅衝擊現有近二千輛的士生計,且大量“滴滴車”必增加澳門現有道路的交通壓力。 他稱若社會認為,現有的士數量不足,可適度增加的士牌照競投,以紓解需求。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