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杏珊 少子化致生源不足釀“縮班”危機 社諮委:學生福祉最優先考慮 【澳門日報消息】近年澳門出生率呈遞減趨勢,學齡人口呈現結構性的下降,未來學額需求預計相應減少,這與全球的少子化現象相若。中區社諮會副召集人兼工聯政務委員會委員胡杏珊認為,本澳在規劃未來學位供應時,應以學生福祉為最優先考慮,保障教師團隊為核心要素,同時把握契機,善用公共資源,確保教育質素。 硏教師轉項目研究 據統計,截至今年一月,家長在教青局網頁或“一戶通”完成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的人數逾三千三百人,較去年一月登記的人數逾四千一百人少。對於少子化導致生源不足,生源不足又會造成“縮班”危機。胡杏珊稱,隨着學齡人口下降及學校“縮班”,教師需求預計亦相應減少。建議開展不同教育階段教師轉任的項目研究,增設相關的專業資格認證培訓課程,增強教師的綜合知識和技能應用能力,穩定教師的就業崗位。 建立學校特色品牌 此外,她認為本澳各所學校要建立起自己學校的特色和品牌,讓家長有更多的選擇。冀當局要持續提升及改善本澳校舍環境和軟硬件設施,加強相關資源投放,讓學校能夠開展多元教學、學生精神健康計劃等工作。另一方面,建議微調每班收生上限,把每班收生上限標準名額降低。“小班制教學”可減少學生學習差異拉大的問題,讓教師能更好地兼顧學生的學習及成長需要,有利學生成長。 面對人口變化,胡杏珊期望當局繼續以學生的福祉為依歸,與辦學團體攜手共商,探討整合學校資源的良策,提升澳門教育質素,為少子化引起的”縮班”提供優質的發展方案。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