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華研發新型人造樹葉



中國科學家 研發新型人造 樹葉

人工樹葉在水下環境中表現出色

人造樹葉可將燃料產率提高了百分之八百以上

樹葉將光活性材料沉積在輕質塑膠上,而非傳統 的玻璃。

樹葉能夠像真實樹葉一樣追蹤太陽的運動軌跡

    華研發新型人造樹葉



    可仿生追蹤太陽  高效分解水製氫



    自中國的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人造樹葉,該樹葉能夠像真實樹葉一樣追蹤太陽的運動軌跡,並具備高效生產電力及分解水製取氫氣和氧氣的能力。



    該新型人工樹葉採用了柔性太陽能電極,並覆蓋了一層保護性凝膠塗層。同時,樹葉內部嵌入了碳納米管,這些納米管被嵌入到一種對溫度敏感的聚合物中。當樹葉暴露在陽光下時,碳納米管會局部受熱,導致聚合物收縮,而未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的部分則保持膨脹狀態,從而使樹葉向光源“彎曲”。這種機制無需借助馬達或其他設備,即可自動面向光源,其原理類似於植物追蹤太陽的方式。

    在《先進功能材料》期刊上發表的相關論文中,研究人員指出,這種新型人工樹葉相較於傳統剛性系統具有顯著優勢。例如,在四十五度角的光照條件下,該設備的水分解效率比傳統系統高出百分之四十七;當光照角度為九十度時,其追蹤系統產生的氫氣和氧氣量比傳統系統高出百分之八百六十六。

    據悉,該樹葉採用了一種新的製造技術,將光活性材料沉積在輕質塑膠上,而非傳統的玻璃。研究人員還利用水凝膠塗層製造了植物細胞質的人工複製品。這種塗層具有透氣性,允許水分進入讓並“廢氣”逸出系統。在連續運行六十五小時後,樹葉的光電極(用於分解水的裝置)仍保持了百分之七十三的活性。

    此外,受自然啟發的人工樹葉在水下環境中表現出色,而傳統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人工樹葉在水下往往難以正常工作。研究人員表示,新型樹葉能夠通過完全分解水穩定地生產氫氣和氧氣,且產物分別集中在電極上。

    儘管成果令人振奮,但科研團隊指出,該技術在規模化應用前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碳納米管結構元件在多次追蹤循環後性能會逐漸下降,這嚴重影響了光追蹤回應時間。此外,風和水流在實際應用中可能會對樹葉的運動和效率產生顯著影響。



    水    登



44

鮮花
55

握手
62

雷人
11

路過
8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粉絲0 閱讀255 回復0

Ta的文章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