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不會留白的梵高?



夾竹桃 (一八八八年) 梵 高

    不會留白的梵高?



    瘋狂的天才,可能是不少人對荷蘭畫家梵高的第一印象。 觀賞梵高的作品,就如透視着他波濤駭浪的內心世界:從《星夜》、《囚徒之圈》到《在永恆之門》, 以表證來看,何謂人畫合一,梵高幾乎是西洋畫史上的不二之選。

    誠然,民間對梵高有先入為主的看法,也並非全無根據:他曾割下自己的左耳,住過精神病院,最終更飲彈自盡。正因有這種主觀印象在先,每當有梵高的畫展出現,主辦方都似乎想方設法,把觀者的焦點引導至他的畫作之上。如此高難度動作,過去有藝術館曾親身示範,效果亦因人而異。例如在二○一六年,梵高的老家荷蘭曾舉辦名為“瘋狂邊緣”的展覽,嘗試透過梵高的畫作和有關他的信件,打破歷史學者和藝評家對梵高根深蒂固的看法。其中跟主流最相悖的觀點,莫過於藝術館認為梵高的抑鬱,不但沒有刺激他的創作靈感,反而為他正常作畫的能力構成嚴重障礙。

    去年十月至今年一月,倫敦國家美術館舉辦了一場展覽,同樣有故技重施之嫌,企圖淡化對梵高生平的描述。單看展覽以“詩人與情人”爲名,跟場內展出的畫作年份對照,以及梵高當時的行為事跡比較,更顯得格外離題,全因梵高鮮少與詩人為伍,亦常流連於煙花之地,根本談不上有什麼可相依的情侶。反而展覽聚焦的一八八八年,是梵高藝術創作上的黃金時期。在法國東南部城市阿爾勒,梵高畫了近二百幅作品和數之不盡的草稿,其中包括阿爾勒向日葵系列。在一封給弟弟特奧的信中,梵高寫道:“我要表達的是馬賽人享用馬賽魚湯的熱愛之情。所以當我畫向日葵時,你毋須驚訝。”

    雖然館方希望將觀者的注意力放在梵高獨特的藝術創意、畫風與色感之上,然而意欲窺探畫內畫外似有還無的奇詭與謎團,始終是欣賞這位表現主義先驅傑作的最大原動力。在阿爾勒共同創作的短暫日子裡,生性自大的高更以“快要失控的高速列車”形容梵高。就算在心理上先把梵高的傳記暫時收起,畫中出現的日常事物和景致,都彷彿暗藏許多尚待發掘的故事。 

    譬如這幅《夾竹桃》,看似一幅平平無奇的靜物畫,但在花瓶的左邊,卻放着一本十九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埃米爾 · 左拉的小說。左拉一生不乏爭議,他的政治思想一度與其死因掛鈎,這讓人狐疑梵高將含有劇毒的夾竹桃入畫,是否另有所指。又例如梵高曾入住聖雷米的精神病院。在接受治療期間,他除了畫下為人所知的《星夜》, 還有《在聖雷米醫院的花園》。梵高曾寫信給法國畫家埃米爾 · 貝爾納,並如此形容自己在這幅畫中的落色:“畫中用作勾勒樹木輪廓的黑色和灰色,為赭色的草地和綠色的樹葉帶來憂傷。這為我遭遇不幸的院友們,徒添了幾分焦慮與不安。”



    王少保



28

鮮花
35

握手
23

雷人
70

路過
9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粉絲0 閱讀588 回復0

Ta的文章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