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dy在紀錄片創作路上從未停步 ![]() Jody親力親為捕捉每一刻的真實 ![]() 李文蕊身體力行入山拍攝《眷鳥不知返》 ![]() Jody為戒毒服務紀錄片設置器材 ![]() 為《陽光同行》發佈會剪綵 從大學啟航到社會紀實 李文蕊影像紀錄澳門面貌 主修傳播學的澳門獨立紀錄片導演李文蕊(Jody Lee),她的影像啟蒙之路始於大學三年級。近年,她執導過多部本地紀錄片,包括《這裏等着愛》、《祐一城》、《她的無名指》及《芳草如茵》。她分享創作心得說:“我更傾向於保持影片‘純粹‘,追求真實與自然。” 回憶啟航之路,Jody稱一切都好像有安排:“大學時,友人問我是否有興趣和她一起拍攝嘉翠麗大廈的老友記,將她的圖片故事功課變成影像紀錄。因為我從小在台山區讀書,上下課都會經過嘉翠麗,還曾在那裡做過義工,所以對那裡很有感情,便和她一起拍攝了《這裏等着愛》,一切從那裡開始。” 畢業後,Jody主要從事網絡宣傳工作,並製作過不少短片。雖則這些工作大多是題海式地出片,但不斷拍攝和操練積累了許多經驗。自稱最喜歡拍紀錄片的她,很愛真人真事的故事。Jody解釋道 :“或者是我讀的書大多偏向紀實文學,如果看到標明‘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會特別感興趣。當然,寫書、拍電影是兩回事,目前我感恩身為紀錄片工作者,這是我目前既滿足自己,又很感興趣的事情。” 在Jody的紀錄片創作生涯中,法國女導演艾麗絲華妲(Agnes Varda)的一句話深深影響了她:“偶然地去認識有故事的人。”這句話不僅成為她的創作理念,也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生動體現,尤其是在拍攝她擔任副導演的紀錄片《眷鳥不知返》時。 該片的拍攝過程充滿戲劇性。當時,紀錄片因失去原故事主人公而陷入困境,且製作時間緊迫。在一次生態導賞團,Jody與監製何倩玲偶然認識了現主角Aegon,他對雀鳥的熱情讓Jody驚喜和興奮。她回憶:“我能感受到他觀鳥時,眼中閃爍着熾熱的光芒,他是一個很純粹又有故事的男生。”這次偶然的相遇讓拍攝計劃重新啟動,紀錄下他與雀鳥的故事。這段經歷不僅讓《眷》片順利完成,也讓Jody更加堅信“偶然性”在紀錄片創作中的重要性。 Jody在紀錄片創作的道路上從未停步。最近,她正在為澳門某機構拍攝兩部新作品,分別是澳門戒毒服務與“過來人”的故事,以及全運會志願者。兩部作品延續了Jody一貫風格,並透過真實故事傳遞情感與思考。 文:姬絲桃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