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 作 者:蔡康永 出 版 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 提高情商要一步一步來 提起情商課,就會想起蔡康永。本書是他繼《為你自己活一次》及《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之後,推出的情商課三部曲完結篇,貫徹前作所談的情商三原則:明白、恰當、一步一步來,這次就探討如何一步一步來提高情商。 所謂一步一步來,亦即加加減減,移動界線,拿捏輕重,用“程度”去當萬事的尺度。我們現今活在一個總是用數字來衡量人事物的世界,例如年收入多少屬達標、分數多少算合格。作者說,合格制是為了管理方便,各種統計數據也是為了管理方便,這些外在標準並不能衡量別人和自己。很多時候我們做了些細微的事,即使談不上合格或完成,但只要我們願意以“做到的程度”去看,就比起沒有做的時候有所不同。舉例別人一天看兩本書,不太看書的你一次在手機上僅能看完一段文章,這就已經比沒有看的時候,吸收了不同程度的資訊。能夠在乎程度的不同,便可大增“體會現在”的樂趣。 此外,我們常以為要等那個狀態出現才能做那件事,但其實不然,可以反過來先去做那件事,然後就會有那個狀態。比方說,先笑,然後感到快樂;先搬重物,然後感到有力量;先用力的活,然後愛自己的人生。不必老是要先進入狀況,才帶動自己去做什麼,我們活着,就是會去做這個又做那個,然後感受那些行為帶給自己的心情。有因才有果,有時候是真的,然而很多時候並非如此。心情當然會產生行為,但反過來,行為實則也可以產生心情。 書內亦談到,人生無常,我們應該好好地培養對不確定的承受力。心理學家為受不了不確定的程度命名為“無法忍受不確定”(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簡稱IU),並設計了測量表。之所以這麼重視人們能否忍受生活的種種不確定,是由於不確定是所有憂慮的源頭。學習情商,有助我們用穩定的心去迎接人生中各種變化,躲開生活的窒息感。 書裡還建議,當悲傷情緒太大時,要移動到可以令情緒變渺小的地方,如大自然或遼闊的地方,讓自己恢復一點呼吸。“懷抱巨大悲傷的時候,繼續待在充滿別人的世界,會難以脫身。因為對我們來說巨大的,對身邊這些人來說,也一樣巨大。無常的事,對所有人都一樣無常。這些人當然可以提供慰問、擁抱、照顧。可惜他們同為凡人,不太可能帶領我們超脫此刻的困境。”而在大自然裡,沒有表情,卻又充滿力量的種種,多少能轉移我們的念頭,讓我們在悲痛的同時,一點一滴地領悟生命本就如此,花朵開謝、雲朵聚散、季節來去、天地無言。 作者在前作中說過,訓練情商,不是為了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去討人喜歡,而是為了成為情緒的主人,以便舒服地做自己。本書進一步說明“做自己”的具體行動,首要是摸索出自己的存在,關注自己、自我覺察。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忙到顧不了自己,一旦出現這種狀況,請留神自己可能會越縮越小、越跑越遠。 此時一定要拉着自己,留一點時間跟自己開會。不論是小聲地自言自語、自問自答,還是腦中思考、自省,這些都能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對自己有感情,才可能做自己、對自己好。因為所有幸福的根源,其實只是搞定自己。 “人生不是不能依靠別人,只是別人太不可靠了。我覺得搞定自己要容易得多、可靠得多,也值得得多。太多人活得太費力了。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也更滿足的方法。所以我寫了這本書。”如同作者前兩部著作,本書繼續以溫暖療癒的文字,為迷失於生活的讀者打打氣,值得再三閱讀,細味咀嚼。 卡 爾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