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科學館的設施設備 ![]() 何潤生 ![]() 崔世昌 非高教中長期規劃今年中期評估 柯嵐:科學館打造校外科普教室 【澳門日報消息】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昨回覆議員何潤生口頭質詢時稱,特區政府將進一步優化科學館的設施設備,借助國家戰略與前沿科技實驗室、內地高新技術企業資源,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與科學探究能力;亦規劃利用東區二(新城A區)B1地段中的教育活動中心,豐富學生參與科技實踐活動的校外空間。 何潤生口頭質詢促強化科技教育,關注當局如何進一步完善及善用科學館的設施,如何擴充科教師資隊伍,完善科教師資專業培訓及研討交流。 柯嵐表示,為完善教育系統的頂層設計,對接國家近日公佈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二○二四至二○三五年)》,特區政府將於今年開展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的中期評估工作,持續優化包括科技教育在內的各項規劃及措施。 為建構多層次的科普教育體系,教青局與澳門科學館緊密協作,將科學館打造為校外科普教室。自二○二三 / 二○二四學年起推出結合“課程框架”與“基本學力要求”的“學生科技教育普及計劃”,共有五十二所學校、超過五千二百名學生參與。二○二四 / 二○二五學年擴大覆蓋面,在原有小三、初三兩個年級的基礎上,再增加小學六年級。 研擴大青年科技村 柯嵐指出,教青局強化與科學館合作,於二○二三 / 二○二四學年聯合開展“青年科技村”科創人才培養計劃,計劃啟動至今已培養超過二百名高中學生,預計於二○二五 / 二○二六學年可培養三百名學生,未來會積極研究擴大“青年科技村”戰略夥伴單位。 柯嵐表示,為支持學校開展科普教育,教育基金“學校發展資助計劃”資助學校改善及優化校內各項科普軟硬件設備,亦支持學校開辦餘暇活動、專項培訓,二○二四 / 二○二五學年學校開設近一千一百班、超過一萬六千學生人次參與。 爭取用地擴科學館 立法會副主席崔世昌認為,暫時未適合在新城A區興建一個新館,建議政府可思考使用科學館前面一幅面積不少的土地,若科學館二期在此地擴建可成為新地標,至於新城A區B1地段可預留日後之用。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認為,是有價值的建議,將與規劃部門爭取使用該地;指出近年科學館起到良好的作用,亦見到科學館的潛力可以更大。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