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一月通脹按年微升,外出用膳費用上升是推手之一。 首月通脹升0.57% 學者料走勢平穩 【澳門日報消息】統計暨普查局公佈,今年一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0.57%,按月升0.17%;至今年一月為止的十二個月,綜合消費物價平均指數較一年前同期(二三年二月至二四年一月)升0.7%。有學者指出,經濟處於復甦,GDP保持正增長,適度通脹是正常。展望未來,本澳通脹將維持平穩水平。 商戶普遍不敢提價 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表示,今年一月農曆新年,部分物價或有微調,從整體數據看,目前本澳通脹壓力不大。因澳門元間接與美元掛鉤,美元在過去一段時間維持強勢,對本澳進口部分地區的商品物價有一定平抑作用。 同時,受居民北上消費影響,中小企面對較大的競爭壓力,商戶不敢隨意加價,部分餐飲食肆推出特惠套餐引客。旅客消費趨審慎,旅遊區商戶盡量控制物價,令本澳通脹處於較低水平。 成本高難趨同內地 對於居民對物價的感受與數據表現有落差,他認為,居民通常以個別商品或服務比較物價,如澳門油價高於內地,但兩地油品標準不同,導致居民感覺本澳物價較高。此外,澳門經營成本如租金、人工等較內地高,物價難以趨同內地。本澳物價監管尚有完善空間,建議政府加強巡查,令物價數據更透明。 康體文化類升5.3% 與去年一月比較,“康樂、體育及文化”升5.36%、“雜項商品及服務”升2.68%(包括個人護理、保險和首飾及鐘錶等)和“醫療”升1.1%。 外出用膳、外賣收費和住屋租金上調,令“食物及非酒精飲品”(+0.88%)和“住屋及燃料”(+0.27%)大類亦有升幅。另一方面,“資訊及通訊”(-2.84%)、“衣履”(-2.22%)和“運輸”(-1.23%)大類的價格指數下跌。 與去年十二月比較,一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0.17%,當中“康樂、體育及文化”(+2.74%)大類按月升幅較大。民生較關注的“食物及非酒精飲品”大類升0.55%,主要是外出用膳和外賣收費調升,鮮魚、海產和水果價格上揚所致;“運輸”(+0.38%)大類價格指數受機票價格上升而有升幅。 另一方面,“資訊及通訊”(-2.44%)和“衣履”(-1.94%)大類價格指數按月下跌。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