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振宇 ![]() 施家倫 圍繞“四新” 促澳經濟多元 深合區首階段五指標達標 【澳門日報消息】議員李振宇及施家倫昨在立法會口頭質詢深合區建設及經濟適度多元。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表示,為構建澳門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新體系,不斷健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體制,為更好體現開發橫琴是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初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於二○二三年十二月出台,當中確定十五個深合區發展主要指標,包括“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及“深合區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其中,“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指標,共分八項,整體完成情況較好。有關“在深合區就業的澳門居民數”、“澳資產業增加值”、“四新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年度跨境通關人次”、“年度跨境通關車次”等五項指標,已達成第一階段發展目標。 在深合區共享機制建設方面,現時主要透過粵澳兩地共同出資成立粵澳開發投資公司,重點圍繞深合區大力發展“四新”產業,並力爭在深合區落地更多優質項目,以更有力支持粵澳深度合作。 設澳琴統計工作組 此外,為評估深合區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成效,有必要收集和整理好相關統計數據。自深合區掛牌成立以來,統計暨普查局一直與深合區統計局保持緊密聯繫,去年更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並成立澳琴統計工作組。該工作組先後完成一系列反映澳琴融合的統計工作。 如統計暨普查局除已透過《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分析報告》增設深合區篇章,以反映深合區民生、產業結構、“四新”產業及澳資企業的情況,亦在《二○二三年本地居民總收入》內增加有關澳門與深合區的對外要素收益數據。未來,將進一步加強與深合區統計局的交流合作,適時優化統計方法及數據,持續豐富相關統計資料。 擴大金融發展空間 特區政府近年持續完善八項大金融法律,以支持融資租賃、信託、基金、證券,以至創新的金融業態發展。未來會加快培育“對接內地、聯通國際”的債券市場;爭取同內地、香港在支付、結算、證券託管等金融基建系統的對接聯通;以“深合區”為重心深化跨境金融協作,擴大澳門金融業的發展空間。 未來,特區政府會持續創設有利條件,以擴大澳門與深合區和大灣區產業聯動的成效,並不斷檢視窒礙本澳產業發展的因素,以創新思維破解前進中的難題。 打造社區地標商業 戴建業提到,做好口岸經濟是出路,目前正推進青茂口岸的粵澳名優產品展覽中心更好發揮作用,包括研究設立免稅品商店等。當局正探討在現有條件下,透過科技手段補足口岸功能短板,在各社區打造更多地標式商業體。 針對李振宇口頭質詢中,提到如何利用工業區規劃加強本澳“四新”產業發展。土地工務局城市規劃廳長梁耀鴻表示,當局正編制跨工區詳細規劃,研究適當放寬有關工業區的功能性。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