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諸己 正垣曾經在他的著作《好吃才會賣》中提到,“(外食經營者)不能覺得自己賣的餐點很好吃”,要是抱持這種想法,一旦餐點賣不出去,就會覺得是客人的問題,或是怪罪景氣不好。 為了更客觀的判別餐點是否美味、有賣相,薩莉亞在千葉縣的工廠設立了研發中心,以數據協助產品優化,透過觀測試吃人員進食時腦波的變化,了解其因餐點而產生的興趣、好感和壓力,把味覺數據化,並依此來調整菜單。 【摘自:〈研究腦波、要客人戴口罩吃飯!薩莉亞為何是疫情解封後,日本人最想去的家庭餐廳?〉,王宥筑,經理人,二○二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當人身處逆境,不少人都習慣會怨——怨天怨地、怨時不我與、怨其他人沒有伸出援手,彷彿只要將身邊所有事物都狠罵一遍,事況就會變好,難題就能迎刃而解。正因為埋怨是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薩莉亞餐廳創辦人正垣泰彦的想法才如此難得;他在逆境時不埋怨,在順境時亦不自滿,反而一直改進。 當薩莉亞憑藉超低價格而成功在二○○○年於東京上市,擁有三百多間分店之時,正垣泰彦並沒有一味將低價作為在市場繼續橫行的手段,反而斥資設立研發中心,務求收集用戶的喜好,以改進自己的出品。這當中反映的,除了是他對顧客心理的掌握,更是其作為企業家的危機意識——若以價格取勝,你的客人總有一日會被更低價的產品搶走;反而做好質量,才可穩操勝券。今時今日,我們聽到“將味覺數據化”這做法,或許不會有太大感覺,但若將這一切放回二十多年前的年代背景,這份狂人的認真和前瞻視野,可見一斑。 每個人都會面對難關,不同的是,強者從不抱怨,只會埋首做事,伺機突破。 穆 森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