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少少甜 攝取糖分是年輕人紓壓的方式之一,手搖飲品成為了當代生活的其中一環。 小學的時候消遣活動少,常和姐姐一起到位於望廈新邨的圖書館看書,某次途經時發現新開了一間台式手搖飲品店。大大的標語寫着:新店開張,珍珠奶茶買一送一!這對於未見過大世面的“豆丁”來說不亞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珍珠奶茶在我印象中是電視裡的高級飲品,沒想到有朝一日竟成為了現實。我駐足在簇新的店面,躊躇不前,瞻前顧後。最後還是被姐姐拉走,無他,小朋友沒有錢。 這是我對珍珠奶茶的第一印象,可望而不可及。事物在未得到之前,其價值在我們的心中達至頂峰,一句歌詞準確地描寫了這種心理狀態: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後來我擁有了第一杯珍珠奶茶。唔,好甜、好凍。美好的濾鏡褪去後,我們要面對的就是現實的殘酷。認識到手搖飲品的真相後,我有好一段時間都不飲手搖。讀大學時需要大量愉悅來抗擊學習的壓力,而糖分最能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自然而然地我重拾手搖飲品。 內地手搖飲品之盛行,如同雨後春筍,越開越多,千百萬間不同的奶茶店遍佈城市。毫不誇張地說,在北京每條街上都能找到奶茶店的身影,如果這條街沒有,那麼下一條街也會有。茶底多樣,四季春綠茶、大吉嶺紅茶、凍頂烏龍茶。小料精彩,珍珠、芋圓、茶凍。甜度冰度多寡自選。不喜歡飲奶茶的可以飲果茶,喜歡有嚼勁的可以添加不同小料,總有一款適合口味。 澳門人貼切地稱手搖飲品為“廢水”,廢不廢我不敢妄下判斷,不過攝取糖分的確能讓人暫時振作起來。而自選甜度三分糖,是我最後的掙扎,畢竟生活那麼苦,總要來少少甜。 甘遠來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