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微笑 昨夜無事,用毛筆亂寫字,抄了一首老歌: 心上的人兒,有笑的臉龐,他曾在深秋給我春光。心上的人兒,有多少寶藏,他能在黑夜給我太陽…… 這是周璇唱的《永遠的微笑》。父親最後那段時光,常聽老歌,有時也自己哼唱,其中就有這首。 這歌我也會唱。父親對我把《永遠的微笑》和《魂縈舊夢》唱得那麼熟練很是驚訝。其實,是因為蔡琴。聽多了,自然會唱。父親吃驚又高興,有點他鄉遇故知的意思。 母親失智後又中風,行動不便,人生無甚樂事。唯一能讓她高興的,除了好吃的食物,就只剩聽聽唱唱老歌了。 連兒子女兒都認不出的母親,歌詞倒都記得。唐詩宋詞,你說上句她常能順口說出下句。據說這是“肌肉記憶”。那些老歌裡,她最愛俄羅斯民歌,而像王人美的《漁光曲》、周璇的《四季歌》或這首《永遠的微笑》都是她會跟着唱的。 抄完歌詞給女兒看,她邊看邊唱了起來。我也驚訝了,你這“九○後”如何也會? 女兒說,是電影《黑社會》裡聽到的。她喜歡這齣戲,看了好幾遍。找出電影,播了那段給我看。 黑社會大佬們坐在一個光線昏暗的房間裡一起商討選誰做“辦事人”,背景響起了這首甜美的歌。梁家輝演的大D去裁縫店定製西裝,任達華演的阿樂走在街市,歌聲仍在,鏡頭回到房間,人選已定,曲終。 電影是不是想用這甜美的老歌,襯托黑幫的暴力與人物殘酷的命運? 傳統的黑幫片中,暴力往往被浪漫化、英雄化,而《永遠的微笑》似要打破這浪漫化的假象,提醒我們,甜美歌聲中的光鮮一刻,悲劇早已擬好了劇本。 女兒還提到,在片中王天林演的鄧伯一口滬式粵語,或者,老上海的舊曲又暗合黑社會的來歷? 谷 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