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碳納米材料其強度堪比碳鋼 ![]() 這些材料的潛在應用非常廣泛 ![]() 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發 ![]() 研究人員用3D打印技術製出新材料的樣本 AI助力造出高強度輕型納米材料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日前報告說,他們借助機器學習優化設計出新型碳納米材料,其強度堪比碳鋼,卻像泡沫塑料一樣輕。 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等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在美國期刊《先進材料》上發表論文說,這種新型納米結構材料的微觀結構經過人工設計,由大量相同的納米晶格有規律地排列形成,晶格的幾何結構直接影響材料性質,最終使新型碳納米材料擁有了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特性。 研究團隊採用了多目標貝葉斯優化機器學習算法。該算法通過學習模擬幾何結構,預測出能夠優化應力分佈、提升納米結構強度——重量比的最佳幾何形狀,因此得以優化晶格設計、減少材料的內部缺陷。該算法用較少的高質量數據就能完成訓練,不像一般的機器學習模型那樣需要海量數據。 利用算法獲得幾種新的晶格設計方案後,研究人員用3D打印技術製出了新材料的樣本。實驗表明,其抗壓強度達到碳鋼的水平,密度則低於每立方米二百一十五千克,與一些泡沫塑料相當。與鈦合金相比,新材料能以幾分之一的質量達到相同的強度。該團隊優化的納米晶格強度是現有設計的兩倍多,每立方米每公斤密度可承受二點○三兆帕的壓力——大約是鈦的五倍。 這些材料的潛在應用非常廣泛,研究人員設想航空航天業為飛機、直升機和航天器製造超輕型部件。研究人員估計,用這種新材料替換飛機上的鈦部件,每替換一公斤材料每年可節省八十升,有助於減少飛行的高碳足蹟。該項彙集了材料科學、機器學習、化學和力學等多種元素,涉及與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萊斯大學的國際合作夥伴的合作。下一步是改進這些材料設計的規模化。該團隊還計劃探索新的基質,將材料結構的密度推向更低,同時保持高強度和剛度。 月 比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