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新研究發現,月球最早可能形成於四十五點 三億年前。 月球年齡現新估計 在文明的演進過程中,月球一直吸引着人類的目光,幾乎每個國家的神話故事裡住在月亮上的神仙,都是神秘、美好、純潔的代名詞。 月球年齡有多大?科學界對此結論不一。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報告說,月球最早可能形成於四十五點三億年前,比原來認為的更“年長”,以上發現為月球的起源與演化提供全新視角,或將改變我們對月球早期歷史的認知。 早期的月球探索,古代的天文學家很早就開始觀測、研究月亮。一六○九年,伽利略首次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月亮,使人類對月球正面的地形開始有詳細的了解,但真正的飛越是在二十世紀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之後才開始。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科學家們提出了一種廣為接受的理論,解釋了月球的起源。這一理論稱為“大碰撞假說”,認為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忒伊亞)與早期地球發生劇烈碰撞,巨大的衝擊力將熔融的物質拋入太空。這些熾熱的、發光的物質逐漸聚集,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月球。這一假說不僅形象地描述了月球的起源,還解釋了它的一些獨特特徵。例如,由於月球起始於高溫熔融狀態,因此它幾乎沒有易揮發的物質(如水)。 國際研究團隊最新發佈消息指出,太陽系約在四十六億年前開始形成。關於月球起源,此前一般認為,月球是在新生地球和一顆火星大小的岩石相撞後形成的,當時月球表面佈滿了岩漿海洋。根據此前對月球岩石樣本以及月球鋯石顆粒的研究推算,月球年齡在四十三點五億歲至四十五點一億歲之間。 為了進一步弄清這一問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建模證明,月球可能經歷了充足的潮汐加熱,導致月球表面在四十三點五億年前發生了“重熔”,這會“重置”月球岩石的年齡,導致月球的真實年齡“被掩蓋”,同時還保留了罕見的早期形成的鋯石。 研究人員據此推斷,月球形成在四十四點三億至四十五點三億年前。此外,月球“重熔”事件或許解釋了為何撞擊形成的月球撞擊盆地比預期的要少,因為這些盆地可能在“重熔”中被抹掉了。 研究人員計劃未來進行更複雜的建模,以確定潮汐加熱對月球地質的影響。 新 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