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戛然而止的交往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

    戛然而止的交往



    人們總是津津樂道於俄國文豪列夫 · 托爾斯泰,一八七六年冬在莫斯科音樂學院聆賞俄國作曲家彼得 · 伊里奇 · 柴可夫斯基《D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時流下眼淚,並緊緊握住坐在他身邊的柴可夫斯基的手的那段逸事。那是柴可夫斯基與托爾斯泰的第一次見面。

    兩位偉人的見面,並非完全沒有基礎。柴可夫斯基十分熱愛文學,對托爾斯泰素有崇拜之心。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杰斯特曾說:“還是法學院學生(指柴可夫斯基)的時候,從托爾斯泰已出版的作品中。彼得 · 伊里奇就對這位作家(指托爾斯泰)的喜愛程度遠遠超過其他作家”。而托爾斯泰十分熱愛音樂,他甚至能夠演奏多種樂器。訪問莫斯科音樂學院時,他指定要見柴可夫斯基。不知是否心怯見到自己的仰慕者,柴可夫斯基原先就想退避三舍,但托爾斯泰竟然揚言,如果見不到柴可夫斯基,他不會離開莫斯科音樂學院……。

    讓我們先查查柴可夫斯基、托爾斯泰的生卒年。柴可夫斯基生於一八四O,卒於一八九三;托爾斯泰生於一八二八,卒於一九一O。那就是說,柴可夫斯基小托爾斯泰十二歲。但柴可夫斯基只活了五十三歲,比八十二歲才去世的托爾斯泰早十七年離開塵世。於此可見,如果從他倆第一次握手算起,接着能夠長久保持聯繫的話,那就有十七年愉快合作的時光。

    歷史性會晤之後,托爾斯泰與柴可夫斯基曾有過通信。在信中,托爾斯泰言之:“……你作的曲子,比我寫的文字更有震撼力。……”。托爾斯泰還把自己收集到的民歌寄給柴可夫斯基,希望柴可夫斯基能把這些民歌,改編為他曾聆賞的《D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那樣的珍品。托爾斯泰珍視柴可夫斯基的天才價值,確乎超出言語之外,其明顯對柴可夫斯基寄託了厚重的希望。(二之一)



    費拉拉



33

鮮花
51

握手
38

雷人
47

路過
96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