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長元宵 元宵節是莆田民間重要節日,盛況超春節,持續時間長。今年莆田元宵從正月初二鬧起,直到二月初二,全市鄉鎮輪番上陣,精彩迭出。 莆田鬧元宵之所以時間特別長,是因為正月整個月,莆田人處於農閒季節,有的是時間娛樂、飲宴。各鄉社、宮供奉的不同神祇多達八十多尊,每尊神都要輪流巡安佈福。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形成了如今全國最具特色、跨越時間最長、百村萬眾參與的“狂歡節”。 娛樂需要優秀傳統節目,飲宴重在聯絡感情;村村都有精彩表演,才能吸引親朋好友和遠方來的遊客。莆田元宵節重在傳統文化的傳承,許多歷史悠久、原汁原味的民俗節目,比如爬刀梯、跳儺火、打鐵球、擺棕轎、大遊燈、打砂花、皂隸舞、點燭山等等,已經成為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項目。人們如同追星一樣,追逐這些驚險、熱烈的精彩表演,還能呼朋喚友,相互宴請。 節日的熱鬧氣氛洋溢各地鄉村,一些地方還有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遊花市、逛廟會等活動,遊人如鯽,喧鬧非凡。 莆田如此悠長、如此豐富的元宵活動,說是與長期抗倭有關,不無道理。自明永樂八年(一四一○年)倭寇進犯平海,至明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年)戚繼光大破倭寇於仙遊城下,莆田一百五十多年屢遭倭患。白塘與黃石兩鎮交界的鎮前、下江頭等地,曾是戚繼光福建抗倭三大戰役之一的林墩古戰場舊址,當地的元宵習俗至今還保留着當年戚家軍為鼓勵民眾習武抗倭而興起的諸如爬刀梯、跳儺火、打鐵球、打砂花等勇武表演。 中央電視台看上了莆田悠長精彩的元宵,其《鄉土》欄目元宵特別節目,把莆田作為全國範圍獨具特色的五個元宵習俗之一隆重播出。 石 城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