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博物館 據說盧浮宮計劃翻新,更重要的是名畫《蒙娜麗莎》會另闢展館展覽。關於這些建議我最贊成不過。至於我為什麼贊成,這多少和我對博物館的看法有關。 坦白說,我是很怕逛博物館的。每次逛博物館時都恨不得直接跑到禮品店去。當然,我也覺得這種態度有問題,每次“逛完”博物館都會無比後悔,怪自己不認真看東西。日子久了,我也開始反思為什麼自己不喜歡逛博物館呢?我嘗試尋找原因,也許多少是和距離有關的。 記得我到盧浮宮參觀時,也曾經看過《蒙娜麗莎》。這幅名畫的面積比想像中小,且外面加上防護玻璃。然而,有了這些隔阻彷彿仍不夠,遊人並不可以近距離接觸那防護玻璃,他們被安排在一定距離以外觀看,還未說那裡經常擠着大批人群呢。就在這樣的安排下,我實在看不到什麼。我們在書本上、媒體上看到的,應該比在現場觀看更清晰。 說來也慚愧,也許令我沒有興趣逛博物館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不懂。就以《蒙娜麗莎》為例,實在不懂它為什麼這樣重要?應該如何欣賞這幅名畫才好呢?相信大部分遊客只會對小部分博物館內的藏品有特別感覺,例如我對古代希臘雕塑有自然親近的感覺(像館內的維納斯女神像和勝利女神像等),但卻無法對蒙娜麗莎產生共鳴。遇上當代較前衛藝術品,更感到無從入手。我不想輕易否定那些作品的價值,但又不想假裝欣賞,所以便轉到禮品店去。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並不理想。 當聽到盧浮宮打算把《蒙娜麗莎》安排到另一個展館展覽時,我十分期待新展館會有導賞員深入引領我們欣賞這幅名作,最好提供一些專門的課程,讓我們理解這幅名畫的好處。想來我理想的博物館是會為每一件展品開一門導賞課呢。 區仲桃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