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怎麼教?

    怎麼教?



    上個月拙文《教什麼》見報之後,收到幾位小學語文老師的回應,問詢接下來是不是應該寫寫《怎麼教》,因為這也是語文教學的題中之義。筆者受到鼓勵,便將近日聽課的一得之愚奉上,謹供關注此事者參考。

    “怎麼教”,就是用什麼方式方法教。作為教學活動的外部形態,教學方法可謂品類繁多,諸如解讀課文的講述法,借助圖畫影像讓學生感受作品內容的演示法,以談話形式讓學生回答問題的問答法,以課堂練習為主進行教學的練習法等等。而各種教學法又有各自具體的操作方式,即以對話法而言,也決非一問一答那樣簡單。老師提問之後,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就包括許多可供練習的方法,如確認正確答案的“複述性訓練”,針對主次不分的“重點性訓練”,針對錯訛偏頗的“矯正性訓練”,針對遺缺疏漏的“補充性訓練”,針對內容無序的“條理性訓練”,針對不諳歸納的“概括性訓練”等等,真是不勝枚舉。

    所謂方法,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和程序。而愛因斯坦說:所有困難問題的解決,都不在問題的這個層面上。這就是說,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把方法的理解和運用簡單化了。就像對語文《新課標》倡導“情境教學”的響應,許多老師把心思用在“圖示”上,以為這就是“情境”呈現的最佳甚至唯一方式。於是乎講“欲窮千里目”,就展示一幅“登高遠眺圖”;講“春眠不覺曉”,就投射一張“詩人在春光中醒來”的PPT;講《荷塘月色》,少不了“朗月芙蓉”的池中寫照;講“百草園”,一準有“草木蔥蘢”的屏上丹青。且不論這些圖畫、圖像常見的直白和牽強,難以將學生帶入詩文情境,光是堂堂“看圖說書”的單一模式,就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消磨殆盡了。

    方法並非“工具箱”,不是開箱取件即可使用。它和文本的產出一樣,需要不斷地創意出新。我在北京聽過一位小學語文老師講《一去二三里》這首詩,其借提問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這裡且略述其要:講“一去二三里”,問“詩人邵雍人在何處?”,引導學生尋找作者從二三里外走向山村的起腳點。講“煙村四五家”,問“詩人從村外一路走來,最先看到的景象是什麽?”,同學們以“煙村”作答之後,老師展示兩幅山村圖景:一幅“煙霧彌蒙”,一幅“炊煙裊裊”,再問“哪一幅畫更貼近詩意?”,多數同學喜歡後者,少數同學欣賞前者。老師支持多數,也不否定少數,因為詩無定解。於是又問:“村中住着幾戶人家?”不少同學答曰“四五家”。老師未置可否,而將解讀轉入“亭台六七座”,接着問:“一個只住‘四五家’人家的小山村,竟有‘六七座’亭台,合理嗎?”學生一下子就明白自己答錯了。待到講“八九十枝花”,老師將整首詩連結起來,問道:“為什麽這首詩所寫景物的數量越來越多呢?”以此讓學生尋思、想像詩人一路向山村走來,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的空間轉換過程,並了解這一過程的數字化藝術表現。

    在教學理論中,方法被定義為內容的運動。這位老師的成功,就在於通過師生互動,以一系列緊扣文本的問答,將詩作對山村景象的描述,活化為一位詩人從二三里外前來進村覽勝的過程。課上所提問題,對於一年級小學生來說,既有一定難度,卻又高而可攀;雖然力所能及,也需動動腦筋。一經提出,便能引發興趣,激起熱議,讓學生很快進入特定情境,並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種“自主學習”的快樂。此外,這位老師“問答法”運用得十分嫻熟,但並不拘泥於一法,而是根據需要配合以其他方式

    。這也是值得借鏡的。



    李觀鼎



53

鮮花
57

握手
57

雷人
94

路過
70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